譚敦慈兒「戒含糖飲料」一年內狂瘦20KG!脂肪肝都沒了

分享:

記者吳紹尹/綜合報導

無毒教母譚敦慈透露,自家兒子上大學後抵擋不了含糖飲料的魅力,一度罹患輕度脂肪肝,肝功能指數也有上升趨勢。後來戒掉含糖飲料,在不到一年時間內瘦20公斤,脂肪肝也跟著消失。

譚敦慈兒子抵擋不了含糖飲料的魅力,一度罹患輕度脂肪肝。(示意圖/pixabay)

長庚醫院臨床毒物實驗室兼任護理師譚敦慈在《小宇宙大爆發》節目中分享,她的大兒子是家中飲食習慣最差的,上了大學後跟著同學一起喝飲料,在出國念書前做健康檢查,發現有輕度脂肪肝,且肝功能指數有上升趨勢。後來因戒掉含糖飲料,在不到一年內剷肉20公斤,脂肪肝的狀況消失,肝功能指數也恢復正常。

初日診所減重專科與家醫科醫師李唐越也直言,「愛喝含糖飲料是蠻危險的日常習慣。」建議手搖飲的配料要慎選,如愛玉、奇亞籽都相對安全。若想喝飲料,可選擇無糖茶、咖啡或氣泡水加檸檬。

若想喝飲料,可選擇無糖茶、咖啡或氣泡水加檸檬。(示意圖/pixabay)

營養師張珮蓁也曾指出,根據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指出,青少年攝取「甜飲料」的比例高於各年齡層,有20~30%的成年人每天喝1~2次甜飲料,而有20%的男青少年更是一天喝到2次。

愛喝含糖飲料要小心「6大風險」,並建議多喝水才是最好選擇:

  • 脂肪肝-肝臟合成脂肪增

研究證實,含糖飲料中的果糖或蔗糖,在人體肝臟轉換成脂肪的速度快,容易使脂肪堆積在內臟。

含糖飲料中的果糖或蔗糖,容易使脂肪堆積在內臟。(示意圖/pixabay)
  • 易痛風-血中尿酸會升高

含糖飲料中的果糖在代謝過程中會產生腺嘌呤,且會轉變成尿酸,導致痛風機率增加。

  • 容易餓-沒飽足感害吃過量

攝取果糖會影響調節飢餓的荷爾蒙(對瘦蛋白的阻抗),增加飢餓感和對食物的渴望,容易吃過量、造成體重增加。

  • 皮膚差-容易老化長皺紋

吃過多的糖,會增加糖化作用產生糖化終產物AGEs,使膠原蛋白斷裂,皮膚因而失去彈性和柔軟,增加皺紋形成。

吃過多的糖,會增加糖化作用產生糖化終產物AGEs,增加皺紋形成。(示意圖/pixabay)
  • 記憶差-影響學習及認知

長期飲用含糖飲料易導致肥胖、血糖升高,而肥胖及高血糖皆為引發失智症的危險因子。統合性分析研究結果也發現,含糖飲料的攝取與認知障礙較高盛行率相關。

  • 代謝症候群及腎臟病

含糖飲料為肥胖元凶之一,而果糖會加速肝臟脂肪合成,讓更多脂肪堆積在肝臟,還會降低胰島素敏感性,影響全身正常新陳代謝。高糖分飲料也有損血管健康,容易增加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及腦中風風險和疾病負擔;另外,喝含糖飲料與蛋白尿、腎功能惡化也有關,一週喝超過7份含糖飲料,會顯著增加慢性腎臟病風險。

留言衝人氣 4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