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飛機雙發動機都失效 勇鷹高教機失事確切原因待釐清

分享:
0:00
volume_up

今(15)日上午由台東志航空軍基地起飛的1架勇鷹號高教機(1130號),由於2具噴射發動機都失效,失事墜毀在基地北面海域,機上飛行員林瑋少校順利彈射跳傘獲救。事實上,墜毀的T-BE-5A型勇鷹號高教機,去(2024)年才由空軍飛訓部接收,飛行時數僅183小時20分,空軍對於失事原因必須調查清楚。

第一架勇鷹高教機生產型,由序號可知110年製造。(圖/軍聞社)

空軍司令部表示,空軍官校102年班畢業的林瑋少校,今日早上單人駕駛雙座的勇鷹號高教機,與僚機執行基本航線投彈科目,由於機上的2具F124-200TW型渦輪扇噴射發動機都失效,無法返場迫降,因此棄機利用Mk12型彈射椅彈射出座艙外逃生,安全跳傘落海,隨後由進駐志航空軍基地的救護隊UH-60M型黑鷹式直升機,從海上吊掛救起,轉送台東馬偕醫院。

今日墜海、機號1130號的勇鷹號高教機,垂直尾翅序號13-9032號(13代表民國113年生產,32代表第32架生產型機),是去年5月第一次試飛成功,同年6月交機的新飛機,目前該機累積的飛行時數僅為183小時20分。

勇鷹高教機1號原型機出廠。(圖/總統府)

其實雙發動機飛機的設計就是為了多一分保障,當1具發動機在空中發生故障時,還有另一具發動機可以保持安全飛行;而2具發動機都失效的機率並不高。此外,1130號機使用不到200飛行小時就故障失事,意外原因值得深究。

以現役F-CK-1B型經國號雙座戰機為基礎,由漢翔公司研發的T-BE-5A型勇鷹號高級教練機,共製造2架飛行測試原型機,第一架原型機(機號11001號)於2019年9月24日由前總統蔡英文主持出廠典禮。2020年6月2日,首架原型機第一次試飛成功,同月22日正式舉行首飛活動;第二架原型機(11002號)則於同年12月首次試飛。

空軍共採購66架T-BE-5A型勇鷹號高教機,以汰換空軍官校的AT-3型自強號噴射教練機、第7聯隊的F-5E/F型部訓機。按照交機規劃,空軍預計分別於2021年接收2架、2022年接收8架、2023年接收17架、2024年接收18架、2025年接收18架、2026年接收3架。2021年11月29日,第一架勇鷹號高教機生產型(1101號)交機。

漢翔公司去年原定交機18架,不過實際上空軍只接收了11架勇鷹號高教機,2024年剩下的7架預定於今(2025)年1月底前會完成交機作業。據了解,空軍迄今已接收41架。

留言衝人氣 1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