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團法人希望共好發展協會於10月15日(星期三)下午1點30分在新北青創三重社會創新基地舉辦「為愛朗讀‧讓愛流動—心旅行文化運動成果發表會」,展出身心障礙者與照顧者共同創作的原生藝術作品與生命繪本,並邀請社會各界共同見證這場從「心出發」的文化行動。

被忽略的聲音:自閉症者與照顧者的雙重困境
台灣有成千上萬的自閉症者長期隱身於家庭之中,他們的家庭往往承受龐大照顧壓力。根據勞動部資料,自閉症者的就業比例僅有25.6%,平均在職年限僅2.2年;長期失業與社會孤立,使許多家庭陷入沉默與無助。
希望共好發展協會指出:「社會對自閉症仍存有誤解與偏見,許多家長因擔心孩子被歧視而不敢帶他們外出,導致孩子與家庭都被社會邊緣化。」
自2015年起,協會陪伴60位身心智障礙學員及其家庭,以「原生藝術創作」為橋樑,幫助他們表達情緒、重拾自信,也讓照顧者學習喘息與自我療癒。

原生藝術(Art Brut)源於法國藝術家讓·杜布菲(Jean Dubuffet),強調未受訓練的創作能最真實反映內在情感。本計畫讓身心障礙者透過繪畫與手作,創作出「我是誰」、「我的家庭」、「我的願望」等主題作品,轉化難以言說的情感。
活動將展示超過40幅畫作與10本照顧者生命故事繪本,呈現親子共學的生命軌跡。
呂蓮華理事長表示:「我們看到孩子在畫裡說話,家長在故事裡流淚。這不只是藝術展,更是一場療癒與覺察的旅程。」
從繪本到咖啡館:讓社會共融共好
為協助身心障礙青年就業,協會於2019年創立「星星夢想家文化藝術咖啡館」,每年培育三位慢飛天使投入就業,實踐「陪伴咖啡」的理念。同時推動「心旅行文化運動」,以藝術、故事、朗讀與社區連結為軸心,讓社會重新看見身心障礙者的價值,讓「照顧者也被照顧」成為一種社會共識。

希望共好發展協會強調:「心理健康是人權,不是特權。」
以衛生署國民健康局統計台灣人憂鬱症調查,女性高於男性1.8倍,15到17歲青少年有6.8%重度憂鬱症,65歲以上老年人有8.4 %重度憂鬱症,心理健康的問題極為嚴重。
自閉症青少年,因口語表達能力不佳,而照顧者在長期壓力下,需要社會大眾幫助和支持,本計畫以藝術為媒介,帶領弱勢家庭從創作中釋放情緒、重建自信,並呼籲社會大眾一同關注心理健康與家庭照顧議題。
這場「心旅行」不是一日活動,而是一條漫長的共好之路,讓愛朗讀,讓愛流動;讓我們一起,聽見愛的聲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