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韓與美國貿易談判陷入僵局之際,南韓總統李在明近期接受外媒採訪時,罕見使用強硬措辭,公開質疑美方提出的要求不合理。韓媒解讀,李在明此舉可能是試圖借助國際輿論來對華府施壓,以爭取在談判中佔據優勢。

根據《韓聯社》,李在明近期頻繁接受外媒專訪,針對韓美談判表達強硬立場。李在明在《路透社》22日發布的專訪中表示,若南韓依照美方要求以現金形式投資3500億美元,在未簽署貨幣互換協議的情況下,恐引發類似1997年的「金融危機」。
另外,李在明在《時代雜誌》(Time)18日刊登的就職百日專訪中直言,若政府全盤接受美方的要求,他可能遭到彈劾。此外,李在明還在社群平台發文,強調自主國防的重要性,認為沒有外國軍隊就無法實現自主國防的意見是一種「屈從心態」。
儘管李在明此前也曾發表過類似言論,但由於韓美正在進行的後續貿易談判,涉及關稅和國安等領域,這位南韓總統在此時間點的表態格外引發關注。有觀點推測,考慮到韓美就美方提出的「同盟現代化」要求存在意見分歧,李在明此舉或意在重申將提升自主國防力量的立場,展現以積極的姿態參與談判的決心。
首爾與華府在7月底就關稅議題達成初步協議,南韓承諾設立3500億美元規模的對美投資基金。作為交換條件,美方將把對韓進口產品關稅稅率從25%下調至15%。然而,在後續談判中,美方要求提高現金直接投資比例,南韓則提出簽署貨幣互換協議以穩定韓元匯率,但美方態度消極,導致談判觸礁。
在此背景下,李在明在接受國際媒體採訪時,公開強調美方提出的要求不合理,或意在通過輿論打破僵局,為談判爭取更多迴旋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