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中心/綜合報導
國立故宮博物院今年創院百年,北京故宮活動頻繁出現「台北故宮文物終將回歸祖國」論述,加上大陸今年3月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新增追討境外流失文物條文,引發立委關切台北故宮文物是否面臨被追討風險。故宮院長蕭宗煌6日在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表示,故宮文物是中華民國合法政府執政時代搬遷來台,屬中華民國財產「殆無疑義」,對方說法聽聽就好。

故宮於1925年10月10日成立,國共內戰時期有2,972箱文物隨國民政府遷台,形成台北、北京故宮分立狀態。今年適逢故宮建院百年,兩岸皆推出院慶系列活動特展,北京故宮推出「故宮文物南遷紀念展」、「百年守護--從紫禁城到故宮博物院特展」。北京故宮前院長鄭欣淼日前接受港媒《文匯報》專訪時提到,「堅信台北故宮的文物遲早會到紫禁城展出」,現任院長王旭東也曾撰文表示,南遷文物終成海峽兩岸故宮博物院的共同珍藏與文脈伏筆。
民進黨立委伍麗華質詢時指出,北京故宮趁著百年院慶推統戰,不僅展區背板寫故宮遷台文物北返,甚至還認為南遷文物總有一天會回歸紫禁城,詢問台北故宮如何看待此事。蕭宗煌回應,不論政治或國際場合,兩岸立場各自表述,雖然故宮文物來自紫禁城是事實,但當時是在合法政權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時代搬遷來台,文物皆登記為中華民國財產,「殆無疑義」。

蕭宗煌強調,百年歷史的故宮,長達75年在台灣土地落地深耕,連結很深,也是文化滋養一部分,目前最重要任務是做好文物管理跟教育推廣,北京故宮講法聽聽就好。針對大陸修訂文物保護法是否影響台北故宮,蕭宗煌表示,故宮文物遷到台灣是合法政府政權,當時中華人民共和國都還沒有成立,無法證明台北故宮文物是他們的。同樣因為管轄權問題,我方也無法透過國際法庭向北京故宮追討文物。
伍麗華提醒,故宮已經成為統戰一環,對外論述很重要,過去8年歐美國家已逐步將經由非法、走私及戰爭所取得的文物歸還他國。
《中時》採訪學者,取得學界觀點。台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副教授楊宗翰表示,台北故宮擁有非常多珍貴典藏文物,這是北京故宮遠比不上,呼籲政府不應把故宮詮釋權拱手讓給北京故宮,如果地位被取代,對台灣而言損失慘重。
楊宗翰還說,故宮不是只有台灣人的故宮,而是應向世界發揚中華文化,不該因為政權改變,導致政策沒有延續性,一旦政治力量介入,這是很悲哀的事情,執政當局要思考,如果因為國族認同跟歷史詮釋,一再陷入無限循環,將會喪失故宮保存中華文化的詮釋權。
政治學者施正鋒指出,聯合國決議雖然承認大陸繼承中華民國,但至少目前國際上仍有少數國家承認我們才是中華民國,實在搞不懂民進黨政府為什麼不願意承認中華民國,要把本來模糊或有轉圜餘地空間趕盡殺絕。施正鋒分析歷任總統的兩岸主張,前總統李登輝說中華民國目前在台灣,前總統陳水扁則是稱中華民國台灣,前總統蔡英文則是稱台灣中華民國,現在總統賴清德卻說沒有台灣就沒有中華民國。

施正鋒批評,民進黨政府只要提到大陸、中華等字樣,就好像腦袋被枷鎖上鎖,想盡辦法要排斥、對抗,一旦連我們自己都否定中華民國,這樣更凸顯大陸代表中華民國的正當性,屆時不只人民跟國家要回歸,連台灣的文物都會被大陸討回去,不然就會面臨被摧毀的命運。施正鋒認為,兩岸要維持互不隸屬的現況,台灣勢必要保留中華民國、中華民國憲法,自然我方的主體性、文化就能延續,也能降低兩岸掀起爭議的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