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吉林長春航空展今起舉行,室外靜態展示區中「殲-6無人機」首度曝光,該機型由老舊機款殲-6改裝而成,若用作「自殺式蜂群」可大幅減少成本,被視為台海衝突「秘密武器」。

近年國際間對「殲-6無人機」傳聞不斷,稱解放軍正藉其人工智慧AI發展之基礎,把現有部分堪用殲-6戰機改裝為無人機並分配在空軍作戰部隊使用。此前,有加拿大軍事媒體曾透露,福建連城基地進駐至少55架「殲-6無人機」,該機場還專門進行重修等設備升級,但未獲得大陸官方證實。
據《環球時報》報導,2025年空軍航空開放活動和長春航空展將於9月19日至23日在吉林長春舉行,其中「殲-6無人機」吸引眾人目光。現場展牌訊息顯示,該機在殲-6飛機基礎上進行改裝,取消機炮武器系統、副油箱、彈射座椅等,改裝自動飛行控制系統和自動駕駛儀,增加機翼掛架,增設地形匹配導航系統,可用作攻擊機和訓練靶機。

據悉,殲-6最早由瀋陽飛機廠(現瀋飛集團)研製,該廠自1953年開始參照蘇聯米格-19研製,於1959年9月30日正式宣佈首飛成功,1964年開始服役直至1986年停產、2010年全面退役,為解放軍空軍有史以來裝備數量最為龐大、服役時間最長的一款戰機。
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曾有一篇分析評論,稱改裝之後「殲-6無人機」每架至少可以裝載1500公斤各式彈藥,一旦採用「自殺飛機」方式對目標襲擊,將可能迅速消耗我方大量高價值的防空飛彈及其庫存;對於大陸而言,這種作戰方式不僅損失小而且效率高。評估解放空軍至少還有近1000架退役戰機,在改良成無人機後,都可以有1700公里以上航程,「用於對台作戰是相當合理的作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