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民進黨成為「綠共」的主要戰犯 粉專:杜奕瑾們

分享:

為了反制綠營大惡罷、司法迫害,國民黨4月26日下午號召支持群眾超過20萬人上凱道,並喊出「反綠共、戰獨裁」口號;近期「綠共」也成為民進黨的代名詞之一。臉書粉專「逆風的烏鴉」近日貼文分析,究竟是誰讓民進黨成「綠共」。

(圖/截自國民黨臉書)
(圖/截自國民黨臉書)

近日粉專「逆風的烏鴉」在臉書貼文寫道,其實不是很喜歡用「綠共」這個形容詞,不只是「綠共」,甚至「塔綠班」、「綠蟾蜍」、「哥布林」這些,也不是很愛用,幾乎不用。更喜歡的,是用「兩岸一家親」、「血濃於水」,形容一些綠營人士「處處反中,卻繼承中國文化最壞的那一面」的做法。

粉專「逆風的烏鴉」表示,這無關乎形容得到不到位,而是他認為任何一個文化或文明,都有一體的兩面性甚至多面性。中國文化當然也是這樣,比如說溫良恭儉讓,另一個面向就是鄉愿;還有對道德面的高度要求,黑暗面就是嚴以待人、寬以律己。以及所謂的天地君親師,光明面是秩序,黑暗面就是階級。

(圖/截自逆風的烏鴨)
(圖/截自逆風的烏鴨)

粉專「逆風的烏鴉」認為,民進黨和他們的支持者繼承中國文化黑暗面最多的,第一是喜歡從道德面居高臨下,目空一切,從而合理化自己的一切作為。其二是自我安慰的阿Q,對於自己的好可以放大到宇宙邊界,但對於被其視為敵人的,則可以縮小到原子層級。

粉專「逆風的烏鴉」指出,真正讓民進黨遭致「綠共」的原因,關鍵不在中國傳統文化,而在行事方式。而且,這是這幾年才慢慢出現的,也就是「認知作戰」的部分。從成立以來,中國共產黨就是一個極為善於宣傳的政黨,演化到現在,新名詞是「認知作戰」。而無疑的,以杜奕瑾為代表的綠營這些人,就是「認知作戰」的先鋒。

粉專「逆風的烏鴉」表示,本來想把「先鋒」打成「翹楚」,但仔細一想,他這種低劣的手法,實在很難用「翹楚」來形容。他的慣用手法,就是反對民進黨、批評民進黨的,都是「認知作戰」。他甚至有一套自己號稱AI的研究方法,可以找出哪些人在「配合中國認知作戰」。但實際上,不過是把比對網路言論的相似度,然後自以為是的加上解讀而已。

粉專「逆風的烏鴉」強調,這種表現雖然無能,卻被綠營側翼們拿來當作攻擊的矛頭。這種作法,確實和我們在網路上看到一些來自對岸、但連多數大陸人都不相信的大內宣東西很相似了。但杜奕瑾們還是樂此不疲,而這種人,就是綠營眼中的台灣AI領導者之一。

它們根本不知道,這種人就是民進黨顯得很愚蠢、被形容成是綠共的最主要戰犯。

留言衝人氣 1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