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曹正仁/綜合報導
據《德國之聲》報導,近年來大陸智慧手機品牌主導印度市場,但由於兩國間地緣政治惡化的影響,在印度的大陸公司正受到日益嚴格的審查,經營環境日益惡化。今年以來大陸小米科技與印度稅務部門進行司法訴訟受挫,印度法院已拒絕解除其6.76億美元(約合146億元新台幣)的凍結資產。
包括小米、Oppo、Vivo等大陸手機品牌屢遭印度政府指控逃稅,並因此遭到凍結或沒收資產。小米公司被印度法院凍結的6.76億美元後,幾經爭取已無望取回。小米表示,在印度的業務實際上已被迫停止。
據報導,小米的情況並不是單一事件,其他大陸科技企業在印度當地也面臨類似情況。有媒體表示,小米未來或將考慮把南亞業務轉移至巴基斯坦。
蓬勃發展的印度市場已成為大陸科技企業最倚重的新興增長市場。(圖/摘自光明網頭條公號)
專門從事金融犯罪調查的聯邦機構印度執法局(ED)表示,小米公司通過特許權使用費向外國實體非法匯款;小米則辯稱,被沒收的資產中超過84%是用於向美國晶片供應商高通公司支付特許權使用費。
小米的陳述未被印度法院接受,解除凍結資產的要求被拒絕,小米在印度的業務也被迫停止。
2014年3月,小米在印度推出了首款智慧手機小米3,不過僅在網上銷售。小米選擇與印度本地知名電商Flipkart合作,將在大陸運作成熟的「饑餓行銷」和CP值策略複製到印度。這種模式被證明十分有效,進入該市場僅2年後,2016年小米印度業務營收就突破10億美元(約合320億元新台幣),並首度實現盈利。
此外,小米還迅速啟動了本土生產戰略。2015年,小米進入印度的第2年,就聯合富士康向印度政府承諾,在印度投資35億美元(約合1120億元新台幣)設立生產線。2015年8月,小米在印度發佈的紅米手機2增強版,就是由富士康印度工廠代工生產。
小米在印度遭遇的逆風很大程度上說明大陸企業走出去面臨的困境。(圖/摘自光明網頭條公號)
客觀來看,對印度來說,小米的工廠給印度創造了超過20000個就業機會,超過95%的都是女員工。小米滿足了印度總理莫迪(Narenda Modi)「印度製造」的願望,拉動了當地的經濟。對於小米來說,印度也是重要的。2018年小米佔領印度30%手機市場,印度每賣出3部手機,就有1部是小米的。
迄今為止,印度已經是僅次於大陸的全球第2大智慧手機市場,根據印度行業分析機構數據指出,大陸手機品牌佔據了76% 的市場份額,其中小米以24%居首。
過去幾年,印度製造商與谷歌等公司合作開發針對印度的新手機,但消費者反應不佳。市場研究機構國際數據資訊(IDC)研究總監 Kiranjeet Kaur 表示:「如果比較這些手機的功能就會發現,大陸品牌智慧手機的功能要多得多,而價格只高出一點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