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10月通縮壓力緩解,消費者物價重回正增長,批發價格下跌幅度也有所收斂。大陸國家統計局9日公布的數據顯示,10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為0.2%,略高於分析師預期的零增長,也是今年1月以來的最高增幅及6月以來的首次正增長。

據《CNBC》報導,在CPI中,一直拖累指數的食品價格同比下降2.9%,但較上月則上漲0.2%。工業品出廠價格(PPI)通縮則有所緩解,同比下降2.1%,略優於《路透社》調查分析師預估的2.2%降幅,結束了連續3年的負增長態勢;按月計算,10月生產者物價上漲0.1%。
大陸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首席統計師董莉娟在聲明中指出:「10月以來,擴大內需的政策持續發揮作用,加上國慶節和中秋節的消費拉動,對物價形成支撐。」
儘管大陸抑制價格戰、刺激內需的政策初見成效,使9月工業利潤增幅超過21%,專家仍警告,地方政府對稅收的依賴可能會促使持續生產,進而加劇競爭和產能過剩,除非稅收制度出現實質性改變。
然而,大陸製造業活動10月下滑幅度超過預期,官方調查數據顯示製造業指數降至6個月來最低點。生產、新訂單、原材料庫存及就業等子指數均呈現更深幅度的收縮,顯示製造業降速趨勢明顯。
大陸生產者今年面臨需求不確定性,主要源自與美國的貿易緊張局勢,以及國內消費信心疲弱,北京正努力應對房地產長期低迷及出口阻力。根據大陸海關總署7日公布的數據顯示,10月出口意外收縮,其中對美出口已連續7個月呈現2位數下滑,同比下降25%。

展望未來,大陸的出口阻力可能減弱。10月30日,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在南韓會晤,達成貿易休戰協議,緩解了可能引發全面貿易戰的緊張情勢。
大陸領導層上個月公布了未來5年的經濟藍圖,也就是所謂的「十五五規劃」,其中承諾將大力促進國內消費。會議記錄指出,大陸必須「大力促進消費」,且領導人強調需要與「有效投資」平衡,並「堅持擴大內需的戰略要點。」(CTWANT)
【更多CTWANT新聞】
美國10月CPI要沒了? 聯準會摸黑降息難度高
外食族荷包失血!CPI年增1.48% 肉類、餐飲費持續上漲
台股連假後迎補漲行情 聚焦「這族群」題材領軍上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