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稀土研究重大突破!克服絕緣實現「發光」 高清顯示、通信受惠

分享:

大陸黑龍江大學、清華大學與新加坡國立大學,共同完成一項最新研究,獲得國際知名期刊《自然》(Nature)刊登,這項研究首次實現絕緣性稀土奈米晶的高效電致發光,被視為大陸稀土技術邁向高端化重要里程碑。

大陸科研團隊稀土研究有重大突破。(圖/翻攝《央視》)
大陸科研團隊稀土研究有重大突破。(圖/翻攝《央視》)

《央視新聞》報導,儘管大陸在稀土儲量與冶煉分離領域,具有領先優勢,但高端功能材料與光電元件,仍受制於核心技術瓶頸,尤其是鑭系摻雜奈米晶,雖具備色純度高、穩定性佳等特性,但因本身處於絕緣狀態,無法直接被電流點亮,使其在光電應用的高附加值潛力遲遲無法釋放。

為突破限制,研究團隊提出全新「有機半導體敏化」策略,實驗顯示,這項技術可使電致發光元件效率提升76倍,並透過調控稀土離子,在單一元件實現覆蓋可見光至近紅外的全光譜發光,研究團隊成員強調,「這意味著稀土材料首次具備邁向高端顯示與光通信元件的現實可能,是推動產業化的關鍵一步。」

業界專家指出,這項成果不僅突破稀土材料在光電領域的長期技術瓶頸,也為大陸構建自主可控的高端光電材料體系,提供了全新路徑。研究團隊認為,此成果未來可望應用於超高清顯示、近紅外線通信、生物醫療成像等關鍵領域,具有重大價值。

留言衝人氣 3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