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心/綜合報導
北市素食餐廳「寶林茶室」爆發大規模中毒案,累計共31名受害個案,曾在寶林茶室任職的前員工向媒體透露,員工在拆封粿條後「習慣不冰」放過夜,且疑似為了節省冷凍車的運送費用,負責送貨的阮姓經理都是「騎機車」載運粿條,然而近日天氣越發炎熱,騎機車送貨恐加速粿條變質。
北市素食餐廳「寶林茶室」爆發大規模中毒案,目前累計共31名受害個案,其中2人死亡、5人重症命危,目前已有17人的檢體被驗出「米酵菌酸」陽性,但35項食材及調味料卻通通驗不到毒素,讓這場食安風暴陷入羅生門。不過,衛福部次長王必勝認為,雖然粿條檢測結果為陰性,但仍最有可能是這次食物中毒的元凶,推測該批毒粿條當時已經在店內賣光。對此,檢警也針對粿條保存問題,再約談3名工讀生。中毒案發生前,寶林茶室於17日傍晚賣出5盤粿條,18日卻只賣出1盤粿條,其餘剩下的粿條疑似「沒有冰」,就這樣一路放到隔天,直到19日當天賣出6盤粿條和1盤炒河粉後,就傳出有民眾食物中毒,而實際追蹤病患的用餐日期,發現19日至24日陸續都有人中毒,但20日當天明明賣出了7盤粿條卻「沒有病例」,原來是因為當天拆封了新的一批食材,讓7名用餐顧客幸運逃過一劫,因此粿條是否保存不當或交叉污染,成了檢警的追查重點。
曾在寶林茶室任職的前員工向《東森新聞》透露,員工在拆封粿條後「習慣不冰」放過夜,且疑似為了節省冷凍車的運送費用,負責送貨的阮姓經理都是「騎機車」載運粿條,然而近日天氣越發炎熱,騎機車送貨恐加速粿條變質。寶林食物中毒案續燒,目前共有4人遭列被告,包括餐廳負責人黎仿軒、王姓店長、周姓主廚及代班的胡姓廚師,另外檢警也再約談3名工讀生,要釐清食材管理是哪個環節出紕漏。(文/CTWANT)
更多【CTWANT】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