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談判期限將至 張麗善喊話中央:堅守立場不該犧牲農業

分享:

台美關稅談判期限的8月1日將至,但至今政府並未告訴人民談判內容,雲林縣長張麗善今(31)日喊話中央,必須維護國內稻農、雞豬農等農畜牧業者生計,且確定台灣糧食安全,嚴守豬肉、牛肉產地標示等規定,勿將台灣農業與民眾健康作為國際談判籌碼。

雲林縣長張麗善。(資料照/中天新聞)
雲林縣長張麗善。(資料照/中天新聞)

日前「白米炸彈客」楊儒門在臉書發文指出,若開放稻米進口,將影響22萬稻農戶及其上下游產業鏈,整體約30萬人、高達400億以上的產值。他指出,美國稻米因機械化生產,每公斤售價僅30元,遠低於台灣本地稻米平均50元的價格,恐將衝擊整體農村經濟與糧食體系。

張麗善今日受訪時提到,日本關稅稅率15%,但因為開放稻米和部分農產品市場,來換取美方關稅讓步,這已經讓日本國內的農民和輿論反彈。反觀南韓政府,則是明確表態,把稻米和牛肉畫為談判紅線,堅守農畜業不讓步;至於我國政府日前雖澄清「非所有農產品皆將開放」,但至今仍未對相關議題做出明確承諾,令人憂心。

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資料照/中天新聞)
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資料照/中天新聞)

張麗善舉稻米為例,美國稻米生產規模大且土地成本低,不僅供應量驚人且成本低廉,倘若開放零關稅進口,價格勢必比台灣米低得多。目前台灣米自給率達95%,是所有農產品中最高的,這也是台灣糧食安全的最後一道堡壘。

張麗善示警,一旦美國稻米大量進口,恐會造成國產稻米價格崩跌,更會重創農民生計和水稻產業鏈,加速農村凋零,這樣台灣農業就會結構性崩壞,農地利用和農村人口結構更會大受影響,稻米自給率快速下滑,如此破壞性結果將不可逆。

張麗善重申,「糧食安全就是國家安全,掌握糧食自給才能自主」。尤其台灣身為海島國家,進口路線受限地緣政治和海運風險,因此確保糧食自主和安全才是維持社會穩定與國家韌性的關鍵。

美國總統川普。(圖/AP)
美國總統川普。(圖/AP)

最後張麗善呼籲,中央對外談判關稅時,一定要堅守立場,而且要有妥善規劃風險緩解機制和配套政策,確保農民權益不受侵害和犧牲,而且農業本就處於弱勢,更應該考量農民生計和農業永續發展,因此輔導農業轉型,透過中央與地方的良性合作,共同協助業者因應國際貿易變局。

留言衝人氣 1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