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部位於法國巴黎的私立非營利研究中心「巴斯德研究院」(Institut Pasteur)呼吸道感染中心主任指出,近年在野鳥、家禽與哺乳動物間擴散的禽流感病毒,若出現能在人類間傳播的變異,可能引發比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更嚴重的全球大流行。

據《加拿大電視公司新聞網》報導,這種高致病性的禽流感病毒,過去幾年已導致數以億計的鳥類被撲殺,破壞食品供應鏈並推升價格,儘管目前人類感染的病例仍屬罕見。
「我們擔心的是病毒適應哺乳動物,特別是適應人類,進而具備在人與人之間傳播的能力,那樣的病毒將會成為大流行病毒。」巴斯德研究院呼吸道感染中心的醫學主任拉梅克斯-韋爾蒂(Marie-Anne Rameix-Welti)在接受《路透社》(Reuters)訪問時表示。
巴斯德研究院是最早研發並分享新冠檢測方法的歐洲實驗室之一,該機構曾將其檢測流程提供給世界衛生組織(WHO)及全球各地的實驗室。
拉梅克斯-韋爾蒂指出,人類對常見的季節性H1與H3流感具有抗體,但對目前影響鳥類與哺乳動物的H5禽流感則完全沒有抗體,就像人類在新冠疫情前也缺乏免疫一樣。
此外,與主要影響易受重症風險族群的新冠不同,流感病毒也可能讓健康的成年人與兒童死亡。她在位於巴黎的實驗室內表示:「1場由禽流感引發的大流行可能相當嚴重,甚至可能比我們經歷的新冠大流行還要嚴峻。」
過去已有許多人感染H5亞型的禽流感,包括目前在美國禽類與乳牛間流行的H5N1,但感染者多與遭感染的動物有密切接觸。本月,美國華盛頓州出現首例H5N5人類感染病例。該名具有潛在疾病的男子已於上週去世。

在世界衛生組織的最新禽流感報告中指出,自2003年至2025年間,全球已出現近1,000起人類感染案例,主要發生在埃及、印尼與越南,其中死亡率高達48%。
不過,世界動物衛生組織(World Organization for Animal Health)科學部主管托瑞斯(Gregorio Torres)接受《路透社》訪問時則表示,人類大流行的風險依然偏低。
他表示:「我們需要準備在早期迅速因應。但是就目前而言,你仍可以放心在森林散步、吃雞肉與雞蛋、好好享受生活。大流行是有可能的,但從機率上來看仍然非常低。」
拉梅克斯-韋爾蒂也表示,即便禽流感最終發生變異、具有在人類間傳播的能力,全球社會整體上仍比新冠疫情爆發前準備得更充分,「相比COVID,我們在流感方面已具備特定的預防措施。我們已有候選疫苗,並且知道如何快速生產疫苗。」她補充:「我們也有特定的抗病毒藥物庫存,原則上應能對這種禽流感病毒發揮效果。」
文章授權轉載自《CTWANT》禽流感病毒若變異「能夠人傳人」 專家:恐比新冠疫情更致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