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粽難消化?立蛋限正午?解析「端午節4大迷思」這項最毒:是砒霜

分享:

記者 王宜安 綜合報導

講到端午節,你第一個會想到什麼呢?吃粽子、賽龍舟、喝雄黃酒、立蛋,都是端午節特有的文化習俗;其實,有些端午習俗大錯特錯。

糯米比較難消化?
糯米富含支鏈澱粉,相較於直鏈澱粉,支鏈接觸澱粉分解酵素的面積比較多,其實會較快被消化掉,因此血糖也容易飆升,有血糖控制問題者,吃粽子需要格外注意。

有血糖控制問題者,吃粽子需要格外注意,另外,粽子容易脹氣一來是因為消化過快,導致腸道一時有大量醣類給細菌發酵產氣,就容易發生脹氣

吃粽子容易脹氣?吃粽子容易脹氣一來是因為消化過快,導致腸道一時有大量醣類給細菌發酵產氣,就容易發生脹氣;二來是粽子通常分量大,又富含油脂,容易延長食物停留於腸胃的時間,也就導致有腹脹感。

端午喝雄黃酒辟邪除蟲
雄黃是一種富含硫及砷的礦石,加熱會產生三氧化二砷,也就是所謂的砒霜,飲用後容易有上吐下瀉,嚴重甚至會影響神經細胞,導致器官壞死,端午節千萬不要像古人飲用雄黃酒。

端午正午才可立蛋?
過去流傳,端午正午太陽直射北半球,蛋會同時受到地心引力及太陽引力牽扯,因此比較好立蛋,其實引力對於蛋的影響不大,重點在於雞蛋本身的摩擦力與重心,1年365天皆可。


◎ 本文出自/好食課
◎ 撰文/林世航營養師

留言衝人氣 6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