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央社
國防院學者撰文指出,大陸繼試圖抹滅台灣防空識別區(ADIZ)後,下步將很快「突穿台灣領海外側的鄰接區」,若要避戰,美軍必須助台灣將共軍活動推回至台灣ADIZ及台海中線東側以外區域。
圖為共軍轟6K同型機。(圖/取自國防部官網)
國防部智庫國防院副研究員黃宗鼎日前在官網分析台海情勢指出,儘管美國持續對台軍售,但若美國無法透過軍事與外交行動助台將共軍活動推回台海中線東側以外,即使國軍海空軍將現有能量放到最大,應變空間仍將不斷被壓縮,「最終迫使台灣不得不行使自我防衛權」。
外交部長吳釗燮日前接受美國「國家廣播公司」(NBC)專訪時警告,大陸不斷以機艦逼近台灣領海領空,確實有導致軍事衝突風險,歷史顯示很多戰事都可能由意外引發。
黃宗鼎撰文指出,6月24日8架次中共殲10越過海峽中線,首度飛臨台灣本島鄰接區外邊界,27日又有俄羅斯軍艦刻意接近台灣東部海域鄰接區(約2浬)。此一方面是俄烏戰後「中俄陣營化」產物,一方面是對第一島鏈防衛全面升級的反動,俄艦從島鏈南方一路經菲律賓海、台灣東部外海,再擾日本周邊海域,故意挑島鏈外線而不選內線走,是為與內線活動的共軍「營造夾擊態勢」,協同壓縮國軍在本島周邊的應變區域。
黃宗鼎指出,大陸去年6月否定台灣海峽是國際水域,開始展開改變台海現狀的「長期性微調」,更早之前, 2009年大陸發布「九段線」的其中一段,即劃於台灣東南外海,2014年更以「十段線」直接將台灣東部外海劃入地圖。在此宣示基礎上,共軍2014年派艦挑戰台海中線,2016 年起展開繞島巡航,並以抵近ADIZ界線或切入ADIZ北角等活動來虛化台海中線。
黃宗鼎表示,2020年至2021年底,大陸力行抹滅台灣ADIZ,運用「先行抵近、隨之突穿」,進而加大編隊或戰力等手段,先後出入台灣西南、東南空域,意圖構建「無ADIZ」的常態;2022年以來,更藉軍演及挑釁改變台海軍勢圖像,將共軍活動區推至西南ADIZ內圍,及台灣本島暨附屬島嶼之鄰接區外邊界。
黃宗鼎擔憂,按大陸慣用手法來看,共軍突穿台灣鄰接區的日子也已不遠。「鄰接區」是鄰接領海外側至距離基線24浬間之海域,海軍、海巡人員在鄰接區內,依法得以進行緊追、登臨、檢查,乃至扣留逮捕等行動。
黃宗鼎表示,相較ADIZ,鄰接區已緊貼台灣本島及附屬島嶼,若將領海空界線視作台灣城關,當前共軍行動已製造「兵臨城下」氛圍,尤其台灣東部海域鄰接區比西部更無防衛縱深,未來台灣東海岸風險將不亞於西海岸,例如6月18日,大陸潛艦被發現在台灣東北方日本奄美大島鄰接區內潛航。
黃宗鼎認為,當前大陸軍勢東擴,台海現狀一變再變,儘管美國盼透過軍售台、巡弋台海及強化日菲共同防衛等方式抑制共軍,但若美國未能以有效軍事外交行動,協助將共軍活動推回台灣ADIZ及台海中線東側以外區域,即使台灣海空軍將現有能量放至最大、最久,國軍應變空間仍會不斷遭壓縮,最終迫使台灣不得不行使自我防衛權。
因此黃宗鼎認為,如要避戰,就得先阻止大陸一再改變台海現狀,美國必須在台海周邊加大海空兵力部署,在平衡軍勢之基礎上,建立適足拒止共軍活動的「新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