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釀災,針對國民黨立委傅崐萁要求行政院對堰塞湖提出解決方案,行政院秘書長張惇涵今天(24日)表示,救災不應互推責任,中央地方各有該做的事情,應該共同合作。

寶島聯播網「新聞放鞭炮」廣播節目今天專訪行政院秘書長張惇涵,談及花蓮縣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情形以及政院相關政策,會後也接受媒體聯訪。
張惇涵提到,行政院長卓榮泰昨天已經指示成立前進協調所,由經濟部次長賴建信統合,另外,交通部長陳世凱昨天也抵達花蓮了解交通中斷情況。
張惇涵表示,從7月26日確認有堰塞湖開始,農業部、內政部分別委託陽明交大、台大專業團隊做專業評估,發現堰塞湖地質不確定性很高,除了人員難以到達,重機具更無法開挖,只能透過直升機探勘跟研究,估計蓄水量大概9100萬噸約等於一個南化水庫,或是3/4個日月潭的量體,不是外界想像用砂石車、怪手開挖就好。
他說,中央與地方為了堰塞湖共聯繫9次左右,中間也進行保全戶造冊、居民細胞簡訊演練等,此次因颱風樺加沙來勢洶洶,中央災害應變中心20日開設、21日一級開設,中央災害應變中心指揮官內政部長劉世芳21日晚間便向政院說明,依照專業評估應該要儘速撤離1800戶、約8500多人,且無法等到22日上午才做決定,因此當天晚間就做撤離準備,22日一早國軍協助花蓮縣政府做大規模撤離。
張惇涵說,依照昨天溢流衝擊來看,確實是當初評估的災區範圍,也是嚴重天災,中央、地方後續必須更緊密合作。

主持人詢問,22日撤離當天,花蓮縣長徐榛蔚是否人在韓國考察?張惇涵表示,劉世芳有與花蓮縣政府取得聯繫,進行撤離事宜。
傅崐萁昨天透過臉書指出,8月13日立法院朝野協商時,他就要求馬太鞍堰塞湖儘速整建,但是當時農業部認為沒有立即潰堤的危險,昨天則不幸發生災情;他還說,盼行政院、國防部等集思廣益,為堰塞湖做一個長遠性、完整的解決方案。
主持人提問指,傅崐萁言論是否在甩鍋中央。張惇涵則表示,救災不應該是互推責任,中央不會覺得不是中央的責任,地方、中央各有該做的工作,大家應該一起合作,而非推卸責任。
張惇涵也說,網路有些攻擊農業部長陳駿季的影片是斷章取義,因為陳駿季當時前一句說目前評估壩體穩定,後一句則說為了中下游民眾的安全會繼續努力,且當時堰塞湖離溢堤還有50公尺,外界不該斷章取義。
針對堰塞湖如何解決,張惇涵指出,短期要進行預防性疏散撤離、加強當地民眾防災演練;中期盼在防汛期過後,工程單位看能否視地質狀況更挺進堰塞湖區域;長期方面中央與地方當然願意一起合作,找尋解決問題的方法,否則一旦發生劇烈颱風、地震,都會威脅中下游民眾。(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