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昨(28)日發生地震。而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發布的規模為7.7;泰國則發布規模為8.2,讓不少民眾霧煞煞。對此,氣象署解釋,地震規模之所以有2種,在於發布機構「採用單位不同」。

根據《中央社》,中央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主任吳健富解釋,簡單來說,美國USGS是震矩規模(Mw),泰國是芮氏規模(Ml),所以不論是「震矩規模7.7」或是「芮氏規模8.2」都正確。
吳健富解釋,在地震學上,一個地震所釋放的能量是單一的數值,計算地震規模是透由量測地震波相振幅大小來計算,因此地震規模計算結果,將會受到所使用的地震波相不同而得到不同的規模數值。
吳健富表示,泰國因為距離震央較近高頻、低頻波都能看到,而USGS設在全球各地的地震站,距離震央較遠,高頻波在傳遞過程大多被地層吸收,因此儀器看到的多是低頻波。

吳健富指,以美國跟泰國看到的儀器量測到的波相去計算地震規模,結果自然會不一樣。
這場強震發生在緬甸當地時間28日中午12時50分,震央在緬甸中部實皆(Sagaing)西北方約16公里處,鄰近緬甸第二大城瓦城(曼德勒),深度僅10公里。軍政府今(29)日稍早宣布,地震已暴增至694人死亡與1670人受傷。
地震還波及鄰國泰國。根據《曼谷郵報》,曼谷副市長卡莫維(Tavida Kamolvej)表示,地震造成曼谷3處建築工地共10人罹難、16人受傷,以及101人失蹤,其中一棟30層高正在興建的政府大樓倒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