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火蟻叮咬非小事!6旬翁延誤就醫 毒素引發急性腎衰竭

分享:

一名64歲罹患慢性腎功能不全的陳姓男子,日前除草時遭紅火蟻叮咬,起初僅出現局部紅腫與灼痛,以為是過敏反應而未理會。兩天後出現噁心、倦怠,尿量明顯減少且雙腳腫脹,就醫後確診為急性腎衰竭,必須住院接受透析治療。

巫宏傑指出,紅火蟻毒液中含有piperidine類毒素,通常會引起皮膚局部壞死及過敏反應。(示意圖/Pexels)

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腎臟內科主任巫宏傑指出,紅火蟻毒液中含有piperidine類毒素,通常會引起皮膚局部壞死及過敏反應。然而,若叮咬數量多或患者本身有慢性疾病,毒素可能進入血液造成全身性反應,導致橫紋肌溶解症、溶血性尿毒症症候群,甚至多重器官衰竭。

「腎臟是首當其衝的器官,容易引發急性腎損傷,使代謝廢物與電解質無法排出,嚴重時需仰賴血液透析協助維持生命。」巫宏傑主任強調,火蟻叮咬雖常被誤認為單純過敏,但若出現全身腫脹、肌肉無力、尿量減少或神智不清等情況,代表毒素已影響全身代謝,應立即就醫處理。

巫宏傑主任提醒,老年人、慢性腎臟病、糖尿病及免疫低下族群,對毒素反應更為敏感,千萬不可輕忽。桃園醫院護理長張書華補充,急性期治療後仍需密切追蹤腎功能變化,包括監測肌酸酐、尿蛋白及電解質濃度,並依照醫囑採取低蛋白、低磷飲食,減少腎臟負擔。

若發現紅火蟻窩,應通報地方政府或環保單位協助處理,切勿自行破壞,以免刺激火蟻群起攻擊。(示意圖/Pixabay)

「對於原有慢性腎臟病或糖尿病者,一旦出現尿量減少、水腫、噁心或疲倦等症狀,應立即就醫,以免延誤治療時機。」張護理長說明。她也提醒民眾,進行園藝、除草或戶外活動時,應穿著長袖、長褲及長靴,避免赤腳行走於草地或花圃區域,並定期檢查環境中是否有蟻丘。

張書華護理長進一步建議,若發現紅火蟻窩,應通報地方政府或環保單位協助處理,切勿自行破壞,以免刺激火蟻群起攻擊。若不慎被叮咬,應立即移至安全區域,以冷水沖洗患部並冰敷15至20分鐘,緩解紅腫與搔癢;切勿抓破水泡,以免感染。若出現呼吸困難、頭暈、心悸或全身紅疹等過敏性休克徵兆,應立刻送醫,爭取黃金搶救時間。

留言衝人氣 1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