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傷害4狀況「熱衰竭、中暑」最危險!醫示警出現「6情況」都是缺水警訊

分享:

夏季持續高溫讓大家叫苦連天,甚至出現許多受到「熱傷害」的病人,對此,腎臟內科醫師鄧子聰表示,只要是因為溫度過高、太熱,導致身體不舒服,就可以被稱之為「熱傷害」,臨床上常見的「有4種」狀況,包含有熱痙攣、熱暈厥、熱衰竭以及中暑。

夏季持續高溫讓大家叫苦連天,甚至出現許多受到「熱傷害」的病人。(示意圖/photoAC)

花蓮慈濟醫院腎臟內科醫師鄧子聰表示,簡單來說,熱痙攣就是人體大量流汗後,因為短時間流失過多電解質,導致電解質不平衡,進而出現肌肉抽筋的症狀;而熱暈厥則是因為流汗時皮膚血管擴張,靜脈血液回流不足,導致暈動完之後突然暈倒,通常會在15到20分鐘醒來,這時候需要把病人盡速移動到陰涼的地方,讓他躺下,這時候也可以嘗試把腳抬高,增加血液回流,對此,他也提醒,這時候就算病人比較舒服了,還是要記得補充水分。

熱傷害中比較嚴重的就是熱衰竭與中暑,鄧子聰說明,當人體出現熱衰竭時,身體體溫通常會大於38度,同時伴隨著血液循環不足的症狀,主要是心跳加快、血壓不穩定,有些人還會有呼吸喘、噁心嘔吐、頭暈頭痛等症狀;而一般人常聽到的中暑,其實在臨床上是很嚴重的狀況,大部分體溫會上升到大於40度,還會有神經學的症狀,也就是意識不清楚,嚴重的話會導致器官衰竭跟死亡。

要治療熱傷害,要快速發現,快速降溫,還有快速就醫。鄧子聰表示,人體散熱主要的方式就是靠皮膚,所以,其實吃冰對預防中暑的效果不大,要降溫最快的方式就是泡在冷水裡,如果沒辦法馬上泡到冷水裡,也可用電風扇或者移動到有冷氣空調的地方,另外,還可以用冰袋降溫,將冰袋放在脖子、腋下或者鼠蹊部,都可以有效幫助人體散熱。

要預防熱傷害,除了盡量避免被炙熱的陽光直射,不要待在悶熱不通風的環境,穿著寬鬆透氣的衣著與補充水分、電解質也很重要。(示意圖/photoAC)

預防重於治療,要預防熱傷害,除了盡量避免被炙熱的陽光直射,不要待在悶熱不通風的環境,穿著寬鬆透氣的衣著與補充水分、電解質也很重要。但是對於慢性腎臟病及洗腎的病友來說,水分的補充要特別小心。鄧子聰表示,建議一般日常生活中,每天要喝6到8杯水,大約是1500到2000 c.c.,如果是大量流汗時,可以在水中添加一點點鹽巴,或者喝運動飲料來補充體內的電解質。

鄧子聰表示,腎友們對於含有高鉀、高磷跟高鈉的飲食要特別注意,除非是突然的大量排汗,不然還是建議以開水來補充水分,因為包含運動飲料、茶、酸梅湯與果汁在內等消暑飲品,大多磷、鈉、鉀的含量都比較高,對於腎友來說容易造成額外的身體負擔。鄧子聰提醒,腎友中大約有四成同時也是糖尿病病友,所以,健康的人建議也要注意糖份的攝取,避免日後糖尿病的發生。例如街上常見的手搖飲,如果真的要喝的時候,建議選擇無糖的飲品,通常對身體比較不會有影響。

花蓮慈濟醫院腎臟內科醫師鄧子聰。(圖/花蓮慈濟醫院提供)

「口乾就是身體在吶喊著缺水了!」如果覺得口乾、皮膚乾燥,或者是尿液量減少、尿液顏色變深,還是莫名的抽筋,甚至是站起來的時候會頭暈,這些都是身體在抗議著缺水的訊號。另外,要分辨自己是不是喝過量的水,可以透過按壓小腿與腳掌,觀察皮膚回彈速度,如果因為水腫而回彈過慢就代表著水喝過量了,還有量體重發現怎麼突然上升超過兩公斤,這時候很可能不是因為變胖,而是有過多的水分累積在身體內,反而會造成其他的健康問題。所以,鄧子聰建議,喝水的時候要小口,分次慢慢喝,現在天氣熱,其實每半個小時就可以補充一點水分,能有效預防熱傷害的產生。

留言衝人氣 4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