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特偵組/賴神加持的光電養蝦 今只剩…發電!

分享:

2018年,台南學甲地區迎來一場盛大的剪綵典禮,時任行政院長賴清德親自出席,宣示漁電共生案場正式啟用。這座名為「天王能源」的大型光電場,被標榜為全台規模最大的漁電共生示範場,象徵著政府推動非核家園、能源轉型政策的重要一步。

根據行政院的規劃,2025年台灣將達成再生能源佔比20%、取代12%至15%核能發電的目標。然而,七年過去,實地調查卻揭露了漁電共生場地形同空城的景象——雜草叢生、養殖池閒置。天王能源案場現場已不見當初宣稱的蝦子養殖繁榮,僅存太陽能板孤單矗立。

民間特偵組團隊走訪當地,訪問了在地居民、民眾黨台南市黨部主任江明宗。他直言:「當年風風光光剪綵,實際上很多蝦子是臨時從別處運來的。這裡的養殖根本行不通,設計就有問題。」根據他觀察,案場目前僅持續進行發電,漁電共生早已名存實亡。」

台南市政府對此表示,天王能源於2015年核發漁電共生許可,歷年來曾多次進行養殖事實抽查。雖然113年已複查通過,但市府也坦承,現場僅剩一位養殖戶維持基本運作,兩位原有養殖戶因健康因素退出。另有場內設施損壞,如HDPE防滲布破損導致池底外漏,也使養殖更為困難。

然而,爭議不只於此。光電案場的核心——饋線與升壓站,竟被少數特定業者把持。所謂饋線,即電力從光電廠輸送到台電系統的必要管道。地方人士透露,即使有意投入光電的業者,也可能因無法取得饋線而無法發電出售。更有甚者,部分早已被撤照或無法合法養殖的光電場,仍佔據著饋線資源,形同壟斷。

究其原因,居民指出與地方選舉與執政結構有關。只要「一顆西瓜」就能當選的政治環境,讓政策實施缺乏有效監督與檢討。漁電共生名義下,實際淪為單純光電利益輸送的平台,真正養殖與農漁民權益反而被犧牲。

台南市議員陳昆和說:「根據市府資料,目前有超過20%的案場被撤照,另有30%遭要求改進。卻仍有不少案場繼續運作,甚至透過銀行融資與電力收入持續獲利。」這不僅是地方問題,更是全國能源政策執行過程中的一面鏡子。

回到2018年賴院長台上致詞:「祝大家身體健康、萬事如意!天王能源公司王董事長會贏、都能賺大錢、鴻圖大展。」聽來多麼諷刺!是只有這家綠能公司賺大錢,全民都要賠錢?!

主持人賴麗櫻:「看來就算有養蝦,但那不是重點,重點是繼續發電,難怪只有綠能公司賺大錢!」

⭐更多調查詳情,請觀看《民間特偵組》節目:


⭐請大家按讚、分享、免費訂閱,讓更多人了解真相!

留言衝人氣 4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