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福部近日宣布將開放加熱菸吸食器具的展售,這一決定引發了廣泛的爭議。衛福部在九月時曾明令禁止這類產品的展示,但在日本煙草公司即將推出新產品前,卻突然改變政策,並告知地方政府不再進行查緝。此舉引起了台灣拒菸聯盟等民間團體的強烈不滿,並指責衛福部以「消費者保護」為由,實際上卻是在削弱菸害防制法的效力。

董氏基金會菸害防制中心主任林清麗指出,根據現行法律,加熱菸的吸食器具不應被視為菸品,並批評衛福部的做法是將一般法凌駕於特別法之上,這樣的解釋將削弱法規的效力。林清麗還強調,衛福部應該撤回這一違反「菸害防制法」的命令,全面禁止加熱菸吸食器的展示。
台北市公衛師公會理事蔡秉兼指出,《菸害防制法》應優先於一般的《消保法》,即使展示的是加熱菸載具,也可能起到變相廣告的效果,破壞菸害防制的努力。林清麗還提到,某些菸商在未獲得上市批准前,便試圖舉辦宣傳活動,這明顯違反了相關法律規定。
林清麗表示,這些菸商對政府規範的藐視行為已經持續多年,導致政府在菸害防制上屢屢退讓。最近,美國菸商因未標示尼古丁含量而被要求下架產品,卻仍然試圖透過通路商繼續販售。日本菸商則利用《消保法》的漏洞,促使政府同意展示加熱菸產品,讓這些產品以時尚的形象吸引消費者,卻無視健康警示的必要性。

衛福部長石崇良今天強調,加熱菸從菸柱到載具都須經過審查,除外包裝標示要符合規定,並在販菸場所展示以避免魚目混珠,政策明確、執法絕對不會有所退讓。「菸絕對是不好。」石崇良強調,政府能把關的就是評估風險不能高於現行紙菸。他指出,電子煙跟加熱菸是時勢所趨,若持續不納管,放任水貨充斥市面,對民眾更加不利。
石崇良重申,「政府在加熱菸的政策上很明確,未來執法也一定是依法行政,絕不會有退讓。」應該跟不應該做的事就是要說清楚,例如尼古丁含量標示絕對要有,加熱菸健康風險最高的部分就是尼古丁,這是不可退讓的紅線。至於加熱器,政府是在前端把關,不要讓它有酷炫外型,進而吸引青少年吸食。
《中天關心您|吸菸有害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