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水壺、罐頭常見的雙酚A,是目前商業上使用最多的化學物質之一,與心臟血管疾病、肥胖、癌症等有關。歐盟已於去年底正式公告,食品接觸的產品,不允許使用雙酚A,但我國至今仍維持歐盟2009年小於0.6ppm的規定。食藥署回應,去年已再次辦理委託研究計畫,並重啟國人暴露風險評估,作為調整雙酚A管理規範的依據。

雙酚A常用於感熱紙、收據、PC塑膠飲料瓶。監察院田秋堇、蔡崇義委員發現,衛福部確實迄今尚未訂定雙酚A的每日人體耐受量(TDI)。衛福部於約詢時表示,2016年曾委託成大李俊璋教授團隊辦理「化學性污染物質危害風險之鑑別及評估」,抽樣調查250件市售食品中雙酚A的含量,國人雙酚A暴露劑量低於EFSA(歐洲食品安全局)所訂4微克的每日耐受量(TDI)。然而,歐盟TDI標準已在2023加嚴2萬倍,衛福部委託的研究結果早已過時。
另外,歐盟已於去年12月31日正式公告,食品接觸的產品,不允許使用雙酚A,但我國至今仍維持歐盟2009年小於0.6ppm的規定。監察院指出,衛福部長期未滾動檢討有關雙酚A溶出限量標準,對於我國消費者面臨之健康風險保護恐有不足。
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表示,雙酚A主要用於生產聚碳酸酯、環氧樹脂、酚醛樹脂、四溴雙酚A、芳香族聚酯樹脂等,常用於食 物容器如運動水壺、罐頭內襯、補牙材料等。這些產品在正常使用下,雙酚A不會溶出,但在極端酸性、鹼性或高溫下,才可能會微量釋放。
顏宗海說,雙酚A屬於低毒性物質,具有微弱的女性賀爾蒙作用。流行病學指出,雙酚A的暴露與心臟血管疾病、肥胖、胰島素抗性、生殖障礙、慢性 腎臟病、出生缺陷與發展障礙、呼吸道疾病、肝臟疾病、孩童行為和執行障礙、癌症等有關。雙酚A於人體內半衰期只有6小時,因不容易於體內累積。

為減少暴露,顏宗海建議少吃有環氧樹脂內襯的罐頭食品、飲料及高湯,避免使用聚碳酸脂的水壺裝熱水。若接觸了發票、提款機的收據,務必先洗手再用餐。外出露營,也不要打開罐頭直接加熱。
食藥署回應,現行「食品器具容器包裝衛生標準」業已優先針對嬰幼兒用奶瓶,從嚴規範不得使用含雙酚A的材質,並針對嬰幼兒奶瓶以外,使用雙酚A為原料之聚碳酸酯(PC)材質,訂有溶出限量0.6ppm的規定。有鑑於國際間已有更新的毒理研究資訊,食藥署已在去年再次辦理委託研究計畫,將重新依據最新毒理參數進行國人暴露風險評估,作為調整雙酚A管理規範的依據。(CTWANT)
文章授權轉載自《CTWANT》運動水壺藏食安危機!遭監院點名「雙酚A標準過時」 食藥署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