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東京流感疫情正處於高峰期,引發許多計畫前往日本旅遊民眾的關注。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於15日在社群媒體發文警告,海外感染流感因語言不通及對當地醫療體系不熟悉,往往比在國內生病更加危險,特別是高風險族群更應提高警覺。

根據東京都政府統計,11 月 3 日至 9 日當週,各醫療機構通報的季節性流感感染病例為 29.03 例,約為前一週的 1.2 倍。由於該數字超過了東京都政府的警戒閾值,東京發布了流感疫情「警報」。
黃軒在臉書指出,約九成在海外因流感住院的患者,出發前就已經出現症狀,卻仍堅持成行,結果導致病情惡化。他特別提醒,抵達目的地後的48小時內是免疫力最低谷,也是感染流感最危險的時期,若此時出現不適症狀,應立即就醫,切勿為了完成旅遊行程而逞強,以免引發重症甚至增加死亡風險。
醫師表示,流感高危險群包括65歲以上長者、5歲以下幼童、孕婦、慢性病患者、免疫力低下者、壓力大和睡眠不足者,以及酒精愛好者。此外,乾冷地區也是高風險環境,當環境濕度低於40%時,不僅病毒存活率上升,人體黏膜防禦力也會下降,增加感染機率。

針對出國民眾,黃軒建議至少在出發前兩週接種流感疫苗,可降低四至六成感染風險。他特別提醒,長途飛行期間機艙濕度通常低於20%,比沙漠的25%還要乾燥,容易導致鼻腔黏膜防禦力下降,建議每2至3小時使用生理食鹽水噴鼻保濕,並持續補充水分,但應避免飲酒。
黃軒也提醒旅客抵達目的地後,不要立即吃重口味食物、喝酒或熬夜。若出現發燒、喉嚨痛、肌肉疼痛、顫抖或呼吸困難等症狀,應立即就醫。他建議民眾出國時隨身攜帶「抗流感急救包」,包含口罩、乾洗手及生理食鹽水鼻噴劑三項必備物品,分別用於密閉空間防護、接觸公共物品後消毒,以及保持鼻腔濕潤以維持纖毛正常活動,阻止病毒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