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誤食異物憾事頻傳!醫教「剪刀石頭布」口訣救命

分享:

中醫大新竹附設醫院響應全國病人安全週,以「兒童安康,醫同守護」為核心主題,展現守護兒童健康與安全的決心。衛福部統計顯示,台灣每年都有幼兒因誤食異物、噎到而送醫,甚至因延誤急救導致憾事。

陳威宇指出,一歲以上幼童最常見的意外之一,就是異物哽塞與呼吸道阻塞。(圖/中醫大新竹附設醫院)
陳威宇指出,一歲以上幼童最常見的意外之一,就是異物哽塞與呼吸道阻塞。(圖/中醫大新竹附設醫院)

中醫大新竹附設醫院兒科醫師陳威宇指出,一歲以上幼童最常見的意外之一,就是異物哽塞與呼吸道阻塞,若不幸發生,第一時間一定要先打119。

陳威宇醫師強調:「父母若能在第一時間施行哈姆立克法,就能有效排除異物、降低窒息風險;而當孩子出現無意識、呼吸停止時,及時進行心肺復甦術更能爭取寶貴的搶救時間。家長的每一個反應,都可能成為孩子生死的關鍵。」

陳威宇醫師介紹哈姆立克法的口訣為「剪刀、石頭、布」,用來記憶急救步驟。「剪刀」是找位置,在患者肚臍上方約兩指處,就像一把剪刀的尖端,這是按壓點;「石頭」是下壓,用握拳的手對準位置,像石頭一樣;「布」是重擊,另一隻手包住握拳的手,快速往內上方施力擠壓,就像布一樣包裹住石頭,直到異物吐出為止。

中醫大新竹附設醫院響應全國病人安全週,以「兒童安康,醫同守護」為核心主題。(圖/中醫大新竹附設醫院)
中醫大新竹附設醫院響應全國病人安全週,以「兒童安康,醫同守護」為核心主題。(圖/中醫大新竹附設醫院

若孩子出現昏迷,陳威宇醫師指導應立即執行CPR,操作核心為:先確認孩子反應,進行胸外按壓再打通呼吸道,最後執行人工呼吸。他強調高品質的CPR需要用力且快速地按壓,壓胸速度為每分鐘100-120次,深度約4-5公分。

陳威宇醫師提醒,家中應避免讓嬰幼兒接觸堅硬或容易卡喉的小物品,如堅果、葡萄、硬糖果、零件玩具等。他呼籲社會各界與社區衛教單位推廣「嬰幼兒急救訓練課程」,讓更多父母親與照顧者掌握正確技巧,才能真正守護孩子的健康與安全。

留言衝人氣 1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