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3大國有航空公司近日公布財報,今年第一季總虧損約達37.82億元人民幣(約166.8億元新台幣),顯示虧損持續擴大。主要受到國內市場競爭加劇、美中貿易戰升級以及消費者支出壓力等因素影響。

根據《路透社》,財報顯示,作為大陸載旗航空公司,中國國際航空(Air China)第一季淨虧損達20.4億元人民幣(約90億元新台幣),較去年同期擴大22%。
運力最大的南方航空,從去年同期獲利7.56億元人民幣(約33.3億元新台幣)轉為虧損7.47億元人民幣(約32.9億元新台幣)。總部位於上海的東方航空則公布淨虧損9.95億元人民幣(約43.9億元新台幣)。
值得注意的是,這3家大陸國有航空公司在疫情後仍未能扭轉經營困境,已連續5年出現年度虧損。相較之下,全球航空業在2023年已普遍恢復獲利。
大陸方面表示,航空公司受到中美貿易戰的嚴重影響。美國飛機製造商波音(Boeing)本月稍早將3架飛機從大陸送回美國,並指大陸客戶因關稅問題而無法接收新飛機。
亞太航空公司協會(AAPA)總幹事梅農(Subhas Menon)指出,亞洲出口導向型經濟體在未來數月可能面臨「客運和貨運需求疲軟」的情況。
由於國內經濟壓力以及與其他國家的政治緊張局勢抑制了需求,目前大陸國際航線運力仍比2019年水準低約20%。不過,今天開始的「五一假期」可能為大陸國內航空業帶來短期提振,根據Flight Master數據顯示,「五一」期間經濟艙機票平均價格較去年同期上漲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