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晝之夜10/7來了!信義區「12小時不夜城」 北市府、市議會、國父紀念館重磅登場

分享:

即時中心/綜合報導

台北市最具代表性的藝術文化活動「2023台北白晝之夜」,今年將在10月7日晚上6時至10月8日上午6時,在信義區「國父紀念館」、「台北市議會」與「台北市政府」三大場館與周邊場域展開。

民眾躺在街頭看電影。(圖/台北市政府)

今年台北白晝之夜以充滿積極能量的「起義吧!」作為主題,並以「#藝術行動代號3、6、9」作為號召,以3大場館、6大主題,精選出9大亮點作品,集結25件跨媒材藝術裝置作品,超過35場演出節目,總計近100組藝術家及團隊參與,加上松山文創園區「原創基地節」、「松市」、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國立故宮博物院、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共同響應,台北101塔尖及塔樓四個角點也特別以特殊色點燈,以及ATT 4 FUN、CAMA COFFEE ROASTERS 豆留文青等信義區商場店家特別配合調整營業時間,結合企業、周邊商圈、賣場、酒吧、書店、餐廳等單位共同響應,誠摯邀請市民10月7日夜晚來到信義區,享受台北整晚的自由與奔放。

白晝之夜的藝術表演。(圖/台北市政府)

台北市副市長林奕華出席記者會時表示,台北白晝之夜從2016年到現在已經舉辦八屆活動,去年台北白晝之夜在士林舉辦,吸引超過四十萬人次參與,今年活動相信會更吸引人。林副市長也提到今年台北白晝之夜回到台北核心信義區,並以「起義吧!」為主題,透過藝術表演,展現城市的文化力量,更展現了台北市身為首都的國際視野與包容。今年白晝之夜以藝術行動佔領台北市政府與台北市議會空間,從動物、環境、創作、言論自由、青春叛逆到身體自主出發,結合各種藝術與議題的激盪,尤其邀請到兩位國際藝術家:巴西研究學者   Néle Azevedo帶來的Minimum Monument Project 最小的紀念碑_小冰人藝術行動,以及法國街頭影像藝術家JR發起的全球藝術計畫Inside Out Project都是非常具有意義的當代創作。首度開著攝影車來台的Inside Out Project以「Born Free 生而自由」為題,將邀請上千位台北市民拍下巨大的人像照片,並張貼在台北的各大地標建築物上,表達台北的自由與多元,向世界展現我們所捍衛的生活方式,讓這晚上不只是熱鬧狂歡,也能讓民眾留下深刻的印象與收穫。林副市長除了感謝法國在台協會對台北白晝之夜的長期支持,也感謝台北市議會、國父紀念館和周邊各場域的支持,邀請國內外民眾一同來到台北,參加這場國際藝術饗宴。

貓市長毛容容出現在記者會。(圖/台北市政府)

法國在台協會主任 Franck Paris 也特別出席記者會,他表示:「台北的白晝之夜,如同巴黎的白晝之夜一樣,將藝術家放在城市的核心價值。一整個夜晚到凌晨的時間,兩位首都市長,毫不畏懼地將他們的城市交到了藝術家的手中,所以,我們要非常感謝我們的市長。藝術作品,經常帶給我們喜悅、開拓我們的眼界,但有時也推翻我們的思想。也因爲這個原因,所以我們的民主更活潑,我們的批判精神更敏銳。」主任還特別引用了一本美麗法國小説的書名《我的夜晚比你們白晝更燦爛》,邀請大家一同見證夜晚比白日更光耀動人的台北。

黑白照片公共藝術作品。(圖/台北市政府)


今年白晝之夜總策劃團隊左腦創意執行長程詩郁也說,信義區可說是台北市,甚至是整個台灣的「主視覺」,只要在Google打上“Taiwan”就會出現台北101,信義區不但代表了台灣的樣貌,更是許多國際人士對台灣的第一印象,今年白晝之夜在信義區舉辦,等同於讓藝術發生在台灣的主視覺上。尤其在疫情過後,台灣國際能見度與關注度迅速提升,但也隨著國際情勢的緊張,讓全世界對台灣有不一樣的關注眼光。值此難得的時機,透過藝術行動可以深度挖掘與講述我們土地上的故事,更可以讓繁榮喧囂的商業市中心,轉化成一個有思考、有重量的文化中心;讓台北透過白晝之夜,對世界傳達出我們的聲音與態度,同時展現台灣人的包容、自由與開放,使得白晝之夜回到首都核心舉辦發揮更重大的意義。

留言衝人氣 17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