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歲女童誤吞「鈕扣電池」急送醫!醫教「每10分鐘吃一口蜂蜜」成功保命

分享:

記者吳紹尹/綜合報導

英國一名4歲女童伊莎貝拉(Isabella Telford)在遊樂場玩耍時,不慎吞下玩具發光戒指中的鈕扣電池,在醫護人員指示下,以「每10分鐘吃1湯匙蜂蜜」的方式成功避免腸胃損傷,並在隔天順利排出電池。

英國一名4歲女童不慎吞下玩具發光戒指中的鈕扣電池。(示意圖/pixabay)

根據《每日郵報》的報導,伊莎貝拉和家人在諾福克郡度假村玩樂時,家人給她買了一隻會發光的玩具戒指。然而,玩具戒指的電池蓋原本是用熱熔膠黏合,其中1顆電池漏液,導致熱熔膠融化、電池蓋鬆脫,伊莎貝拉在不經意間將其中一顆電池吞下肚。

伊莎貝拉的母親艾德兒(Adele Telford)發現後,立刻帶女兒前往急診。在醫護人員的指示下,艾德兒讓伊莎貝拉躺在病床上,每10分鐘餵她10毫升蜂蜜,持續了2小時之久。最後,伊莎貝拉成功避免腸胃損傷,並於隔天順利將電池排出。

蜂蜜的作用在於其黏稠性質可以形成一道屏障。(示意圖/pixabay)

醫護人員解釋,蜂蜜的作用在於其黏稠性質可以形成一道屏障,阻隔電池與胃壁的接觸,而蜂蜜中的抗菌成份也能中和電池釋放的鹼性物質。

事實上,鈕扣電池對兒童來說非常危險,因為當電池接觸到唾液時,會產生強烈的鹼性溶液,有可能溶解內部組織,造成潛在的致命損害。據統計,每2500名吞食電池的孩童中,就有1人因此喪命,且年紀越小的孩童受到嚴重傷害的風險越高。

電池的傷害主要是來自於「陰極持續釋放的鹼性物質」,會讓腸胃壁壞死。(示意圖/pixabay)

急診科醫師翁梓華曾分享,常常有孩子將小顆的鈕扣電池放進嘴巴不小心吞下,雖然誤食電池初期沒有特別的症狀,但電池的傷害主要是來自於「陰極持續釋放的鹼性物質」,會讓腸胃壁壞死,而壞死的腸壁又容易將電池「沾黏」,一旦電池持續釋放鹼性物質未取出,腸壁會持續壞死,就可能導致腸道破裂危及生命。

翁梓華強調,「預防勝於治療」,避免讓孩子接觸到鈕扣電池,才是防止誤食的最佳方法,建議電池存放的地方是在孩子無法拿到的高處,且要用鑰匙鎖上;若真的誤食,送到急診還有一段時間,則可給孩子喝「蜂蜜」。醫師提及,根據2019年的論文指出,蜂蜜可以有效緩解鈕扣電池釋出鹼性物質的時間,作法是每10分鐘餵孩子2茶匙、約10毫升的蜂蜜,連續6次,爭取到急診做後續處置的時間。

留言衝人氣 2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