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乾舌燥不僅是口腔缺水 重症醫分享恐為「四嚴重疾病」的初期症狀

分享:

圖文/Enews

一般人可能會認為口乾舌燥僅僅是口腔缺水的表徵,然而,近日重症醫療醫師黃軒最近在臉書上分享的衛教文章中提醒大家,口乾舌燥可能是一些更嚴重健康問題的初期症狀,如自體免疫性疾病、糖尿病、慢性腎臟病,甚至是睡眠中止症。

▲ 常常口乾舌燥可能是一些疾病的徵狀!(示意圖/Shutterstock)

黃軒醫師引用了一些學術研究,指出自體免疫性疾病如乾燥症(Sjögren's syndrome)的患者中,高達90%會出現口乾舌燥的症狀。這種疾病的典型症狀就是口乾舌燥,因為免疫系統誤攻自體的唾液腺和淚腺,導致口腔和眼睛乾燥。此外,糖尿病和慢性腎臟病患者也會有較高比例的口乾舌燥症狀,其中糖尿病可能由於高血糖引起的神經損傷,而慢性腎病則可能與腎臟功能受損、代謝物累積和藥物治療等有關。

黃軒醫師也提到,睡眠中止症也是一種可能導致口乾舌燥的疾病。睡眠中止症是一種呼吸系統疾病,特點是在睡眠過程中呼吸暫停,導致缺氧,這可能會引起口乾舌燥的症狀。黃醫師引用的研究指出,約40%至50%的睡眠中止症患者會有口乾舌燥的症狀。

▲ 醫師提醒睡眠中止症也是一種可能導致口乾舌燥的疾病(示意圖/Shutterstock)

在生活上,黃醫師建議若想改善口乾舌燥的狀況,首先應該要確保每天都有充足的水分攝取。他指出,大部分的人應該每天至少要攝取2000至2500毫升的水分。這不僅能夠幫助維持身體的正常運作,還能夠幫助緩解口乾舌燥的症狀。若還是行不通,黃醫師提出了一些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有助於改善狀況的建議:

1. 減少咖啡或茶的攝取:許多人一覺醒來會因為口乾而飲用咖啡或茶,這實際上可能進一步導致口乾。這是因為咖啡和茶中的咖啡因會使口腔和喉嚨的黏膜更容易乾燥。為此,黃醫師建議減少咖啡和茶的攝入量,並增加水的攝入。

▲ 醫師提醒因為口乾而飲用咖啡或茶可能進一步導致口乾舌燥(示意圖/Shutterstock)

2. 戒煙:抽煙會使口腔和喉嚨變得更乾燥。抽煙不僅會刺激唾液過度分泌,導致夜間唾液分泌減少,而且煙霧還會使口腔和喉嚨的黏膜更乾、更薄。因此,戒煙是改善口乾舌燥症狀的有效方法。

3. 注意藥物副作用:許多藥物,例如抗憂鬱藥物、抗組織胺藥和利尿劑等,可能會導致口乾舌燥。如果你懷疑這可能是引起口乾舌燥的原因,請與醫生討論是否有可能更換藥物。

4. 避免在乾燥的環境中過多時間:過於乾燥的環境會導致口乾舌燥。使用加濕器來增加室內濕度,可以有效改善睡眠環境,並減少口乾舌燥的感覺。

▲ 使用加濕器增加濕度可以改善睡眠、減少口乾舌燥(示意圖/Shutterstock)

如果口乾舌燥的症狀持續存在,黃醫師強調應該要尋求醫生的協助,進行相關檢查,判斷是否有潛在的健康問題。他也建議,人們應該定期接受身體健康檢查,以及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例如定時運動、均衡飲食,以及適度休息。

黃醫師最後提醒大家,口乾舌燥可能是體內疾病的警訊,因此不應輕忽。希望透過這篇文章,讓大家了解到口乾舌燥背後可能隱藏的疾病,並且能夠採取適當的行動,維護自己的健康。

 

 

留言衝人氣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