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寧靜車廂新制挨轟「不親子」! 交通部親曝勸導對象

分享:

高鐵近日推出「寧靜車廂」制度,上路後卻引發諸多爭議,其中廣受討論的就是家長攜帶小朋友搭車時遭遇的問題。對此,交通部主任秘書沈慧虹昨(11)日親自說明,寧靜車廂主要是針對車廂內講電話、使用3C產品卻不戴耳機等行為,強調「這些都是大人們自己可以控制的行為」。至於嬰幼兒或因病無法自主控制的狀況,高鐵都將提供必要協助,並強調:「帶小朋友出門本來就很辛苦,爸媽不要太有壓力。」

高鐵近日推出「寧靜車廂」制度,上路後卻引發諸多爭議。(示意圖/台灣高鐵公司提供)
高鐵近日推出「寧靜車廂」制度,上路後卻引發諸多爭議。(示意圖/台灣高鐵公司提供)

台灣高鐵自今年9月22日起,推動「寧靜車廂」制度,並規劃3個月宣導期。若旅客在車廂內使用3C產品如手機、平板等電子載具時,看影片及聽音樂必須配戴耳機,同時比照日本新幹線的作法,明訂旅客需要講電話時必須到玄關。此外,民眾於車廂內聊天交談時也需輕聲細語,避免音量過大影響其他旅客。若不配合規定,列車人員先進行勸導,屢勸不聽者,最嚴重仍可解除運送契約、拒載。

針對嬰幼兒在車廂內哭鬧問題,高鐵則強調「寧靜車廂」將兼顧親子友善原則,對於嬰兒、幼童或其他如疾病等因素而影響自主能力旅客的行為,列車人員仍將持續安撫,並提供貼紙、糖果或小包裝的「乖乖」餅乾協助家長或同行者。

不過在制度上路後,有網友在10日發文批評「高鐵寧靜車廂是史上最爛政策」,透露自己在車上看到帶著2個孩子的媽媽,因為被高鐵人員舉牌示意「降低音量」,最後只能抱著哭鬧的孩子去走到安撫,獨留一名孩子獨自在座位上。引起對於安全憂慮的質疑。

針對網路相關貼文,高鐵回應,10日服務人員巡視車廂時有遇家長帶孩童,但並沒有哭鬧需要協助的狀況,也未有勸導旅客到玄關安撫孩童情形;而車安保全「依規定巡視車廂時全程舉牌,並未針對特定旅客舉牌。」

今日,交通部主任秘書沈慧虹透過臉書發文表示,自己今日搭高鐵時觀察,車廂內有小朋友,和媽媽小小聲的童言童語,但「並不吵鬧」。也有帶狗的乘客,偶有「哼哼汪汪」聲,但也還好。她表示「大家真的不要誤會對小朋友不友善。小孩子哭鬧並不是爸爸媽媽願意的,我也相信爸媽會盡力安撫。帶孩子出門本來就很辛苦,希望各位父母搭乘時不要太有壓力。」

她強調,寧靜車廂主要是針對車廂內講電話、使用3C產品卻不戴耳機等行為,「這些都是大人們自己可以控制的行為」,而對於嬰幼兒或因病影響自主能力、無法控制狀況的旅客,高鐵都將提供必要協助。(CTWANT)

延伸閱讀

留言衝人氣 4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