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首個颱風「蝴蝶」恐生成 專家曝「最新模擬路徑」

分享:

今、明2天晴時多雲白天偏熱,下週將迎來首波梅雨季鋒面,各地轉有局部陣雨或雷雨。目前菲律賓東南方有一熱帶擾動,是否會生成為今年首個颱風「蝴蝶」,氣象專家吳德榮分析模擬路徑表示,勿急下定論,應持續觀察。

最新(28日20時)歐洲系集模式模擬未來10天「熱帶擾動」,大部分無明顯發展,少部分模擬路徑在菲律賓或其兩側海面北轉;最新美國(GEFS)系集模式模擬則發展得較強,其模擬路徑在菲律賓東側北轉。(圖/翻攝氣象推廣基金會)

吳德榮在「氣象應用推廣基金會」提到,最新(28日20時)歐洲模式(ECMWF)模擬顯示,今、明(29、30日)兩天氣溫逐日回升,各地晴時多雲,白天偏熱;午後山區偶有零星降雨的機率。各地區氣溫為:北部13至29度、中部18至32度、南部19至35度、東部17至32度。

吳德榮指出,最新歐洲模式模擬顯示,週四(1日)鋒面掠過北部海面,台灣附近水氣增多,大氣不穩定,午後雲量增多、北部及中南部山區轉有局部短暫降雨的機率。

吳德榮表示,最新歐洲模式模擬顯示,週五起至下週一(2至5日)各地大致多雲時晴,天氣偏暖;台灣附近水氣偏多,大氣並不穩定,午後常有對流在陸地發展,應注意其伴隨的陣雨或雷雨。下週二(6日)「梅雨季」(5、6月)第1道「移動性鋒面」快速掠過,轉有局部陣雨或雷雨。下週三、四(7、8日)鋒面遠離,各地好轉,午後山區偶有零星降雨的機率。

至於今年首颱是否生成,吳德榮說明,最新(28日20時)歐洲系集模式模擬未來10天「熱帶擾動」,大部分無明顯發展,少部分模擬路徑在菲律賓或其兩側海面北轉;最新美國(GEFS)系集模式模擬則發展得較強,其模擬路徑在菲律賓東側北轉。

吳德榮提醒,兩者路徑雖不同,但未來10天內若有「熱帶擾動」發展,則期間内將不利於形成、冷暖氣團彼此對峙的「梅雨滯留鋒」。由於模擬資料仍相當分歧、勿急下定論,應持續觀察。

留言衝人氣 10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