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突破!福建艦三型艦載機彈射成功 專家:已具作戰能力

分享:

大陸航母發展又取得一大突破。綜合大陸媒體22日消息,大陸「殲-15T」、「殲-35」、「空警-600」三型艦載機已於此前完成在大陸航母福建艦上首次彈射起飛和著艦訓練,標誌著福建艦具備了電磁彈射和回收能力,是大陸航母發展歷程中取得的又一次突破,對推進大陸海軍轉型建設具有里程碑意義。

殲-15T、殲-35和空警-600三型艦載機列陣福建艦飛行甲板。(圖/新華社)

《新華社》報導,本次完成彈射起飛和著艦訓練的「殲-15T」、「殲-35」、「空警-600」三型艦載機在今年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週年大會上曾亮相受閱。此前多次試驗訓練任務中,大陸海軍多名飛行員駕駛這三型艦載機,成功在福建艦上實現起降,驗證了大陸完全自主研製的電磁彈射與阻攔系統與多型艦載機的良好適配性,使福建艦初步具備全甲板作業能力,為後續各型艦載機融入航母編隊體系打下良好基礎。

大陸軍事專家張軍社向《環球時報》表示,三型機彈射成功表明福建艦已具備基本作戰能力,為其服役及形成戰鬥力奠定了堅實基礎。

針對三型機,張軍社分析指出,「殲-35」是大陸自主研發的新一代艦載戰鬥機,是大陸海軍實現由近海防禦型轉變為遠海防衛型的標誌性裝備。其以制空作戰為主,亦可執行對海、對地等多種突擊任務,是隱身與反隱身作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殲-35」的入列,標誌著大陸海軍艦載機進入五代機時代,使大陸成為世界上繼美國之後第二個擁有五代艦載戰鬥機的國家。

殲-35。(圖/新華社)

張軍社表示,「殲-35」的隱身制空能力與「殲-15T」艦載機的大載彈量打擊能力配合協同,可使航母編隊突防與飽和打擊能力進一步提升。「殲-35」與「殲-15T」艦載機高低搭配,能最大程度發揮航母艦載機作戰能力,實現1+1>2的效果,有效提高航母編隊遠海作戰能力。

殲-15T。(圖/新華社)

針對「空警-600」,張軍社介紹,相較於目前使用的直升機預警機以及航母編隊驅逐艦、護衛艦等裝備的遠程對空警戒雷達,「空警-600」固定翼預警機具有飛得高、看得遠、辨得準的特點,是航母編隊的「千里眼」和空中大腦,極大提高了航母編隊遠程探測預警和指揮控制能力,從而大幅度提升海軍航母編隊遠海攻防作戰能力。

空警-600。(圖/新華社)

張軍社強調,大陸航母的部分主要性能以及艦載戰鬥機的性能已邁入世界先進行列,大陸也將躋身世界航母強國之列,這是大陸海軍走向深藍的一個標誌性和里程碑事件。

福建艦是大陸首艘完全自主設計建造的彈射型航空母艦,採用平直通長飛行甲板,配置電磁彈射和阻攔裝置,滿載排水量8萬餘噸。該艦於2022年6月17日首次下水,截至今年5月,一共進行8次試航。今年9月12日清晨,福建艦首次通過台灣海峽,大陸方面表示,福建艦將赴南海相關海域展開科研試驗及訓練任務,是航母建造過程中的正常安排,「不針對任何特定目標」。外界認為福建艦或將在10月1日在三亞港正式舉行成軍典禮,大陸海軍將正式邁入「三航母時代」。

留言衝人氣 2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