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游智彬(新黨副祕書長)
726大罷免慘敗,民進黨滿盤皆輸。當賴清德、卓榮泰紛紛「甩鍋」自保時,長年自詡「永遠總召」、主導罷免節奏的柯建銘,無疑成了這場政治豪賭的最大輸家。

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柯建銘,一手操盤罷免,背後放話不遺餘力,妄圖透過罷免成功,累積聲望、問鼎立法院長寶座。如今「大罷免大成功」的豪語成笑話,泡影化夢,黨內外皆以「頭號戰犯」相稱,並非虛名。
回顧自2016蔡英文完全執政以來,老柯仗勢權高,不斷以「議會多數」霸凌程序、杯葛在野、干預預算,種下諸多惡果。賴清德雖高票當選,卻無法掌握國會,從上任伊始便怨氣沖天,遂與柯建銘、卓榮泰組成「三人決策小圈圈」,妄想以大罷免逆轉朝小野大格局。

然而,726一役不僅全軍覆沒,新竹更被「雙殺」,柯建銘在地經營破產,國會大老地位岌岌可危。罷免第二階段通過31案讓他誤以為勝券在握,卻未料賴清德卓榮泰連環失言,老天爺也不幫忙(颱風延後),最終天氣大晴,不同意票大軍傾巢而出,綠營構築的罷免「馬其諾防線」瞬間崩解。
事實上,嘉南風災前夕南鯤鯓牌樓倒塌,已為敗象預兆。投票前的仇恨動員,以及濫用司法打壓,更徹底惹怒中間選民與年輕族群,成為壓垮罷免民意的最後一根稻草。
前立委郭正亮即曾呼籲,應以「阻止柯建銘登院長」為反罷免主訴求,可見老柯在社會觀感中的負面形象早已深植人心。如今726全敗,823恐將再慘遭「7比0完封」,柯建銘苦心經營的「立院院長夢」將徹底成為「南柯一夢」。

賴清德與曹興誠已急忙切割卸責,試圖脫身;如果民進黨仍要延續「責任政治」的門面,當務之急就是「拔柯止血」,將不分區立委的老柯送出午門,以平民憤。
柯建銘若真還有一點歷史感與羞恥心,應當知所進退。自行請辭,或許還能換來一份高薪閒差,倖免被清算;否則,將成民進黨未來選戰的絆腳石,徒留遺臭萬年。
※以上言論不代表中天新聞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