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屎顏色藏警訊! 黃綠膿、泡沫絲狀全是疾病徵兆

分享:

早晨起床時,許多人都曾被鏡中自己眼角那團黏糊糊的分泌物嚇到。這些被俗稱為「眼屎」的東西,其實是由淚液、油脂、脫落的角膜與結膜細胞、灰塵及少量細菌組成的天然清潔產物。白天眨眼時,它們會隨淚液經由淚管排出;夜晚睡覺時,因眼皮閉合、清除速度變慢,便在眼角累積起來,屬於正常的生理現象。

眼屎顏色、形態或分泌量釋放出健康訊號。(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眼屎顏色、形態或分泌量釋放出健康訊號。(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重症醫師黃軒發文表示,根據《傳染病學期刊》等醫學資料顯示,若眼屎的顏色、形態或分泌量突然出現異常,就可能是身體釋出的警訊,需要注意潛在疾病。以黃色或黃綠色、膿液般黏稠的眼屎為例,常見於細菌性結膜炎(紅眼症)。患者除了眼屎增多,還會出現眼皮被黏住、結膜充血、眼睛紅腫灼熱與異物感等症狀,必須盡快就醫,避免感染惡化。

黃軒醫師引述《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及其他研究表示,另一種情況是眼屎呈水樣或黏液狀且分泌量驟增,伴隨眼紅、流淚及耳前淋巴結腫大,這可能是腺病毒引起的病毒性結膜炎,傳染力極強,病程可持續1至3週。

若分泌物呈半透明、可拉成絲狀,同時伴有劇烈搔癢感,則高度懷疑為過敏性結膜炎。這類患者的淚液含有大量黏蛋白,遇到花粉、塵蟎或寵物皮屑等過敏原時症狀會加重,往往難以忍受。

此外,眼屎呈白色、泡沫狀並伴隨乾澀及異物感,多與乾眼症有關。根據《國家醫學圖書館》資料,乾眼症患者的淚液分泌不足或品質異常,會造成脂質與黏蛋白沉積在眼表,形成泡沫狀分泌物,不僅影響舒適度,長期更可能損害視力。

黃軒醫師提醒,任何異常分泌物都不應自行診斷或使用偏方,因為眼屎不只是困擾外觀的小問題,它可能代表眼部正處於發炎或病變狀態。唯有及時就醫、獲得專業檢查與治療,才能確保眼睛健康,避免小病拖成大患。(文/CTWANT)

【更多CTWANT報導】

留言衝人氣 1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