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會於27日通過《強化防衛韌性及不對稱戰力計畫採購特別條例》草案,規劃自民國115年至122年間,投入新台幣1.25兆元,用於增強國防實力。國防部長顧立雄表示,針對軍購案的規畫,已與美國國防部安全合作局(Defense Security Cooperation Agency, DSCA)完成初步協調,並獲得美方提供的採購項目、數量、報價及交貨期程等資訊,顯示美國有意供應相關武器。

根據國防部提出的特別條例草案,這項軍購計畫將集中於精準火砲、遠程精準打擊飛彈、無人載具及其反制系統、防空系統、反飛彈及反裝甲飛彈等七大類武器裝備。行政院長卓榮泰強調,國防安全是國家穩定的基石,呼籲各政黨站在國家利益的立場上,支持這項特別預算。他並要求國防部達成「優化裝備、加速建軍期程、落實防弊與防止交貨延宕」等目標,並制定「國防及軍工產業發展行動方案」,以推動整體國防戰略。

針對美方供應的軍購項目,顧立雄進一步說明,目前已完成初步協調,但因部分項目仍處於美國內部審查階段,需待美國國防部完成向國會的正式通報程序後,國防部將適時對外說明。他強調,台美雙方在規劃過程中持續進行溝通,並取得美方的供貨意願。
然而,這項龐大的軍購計畫引發在野黨的質疑。國民黨立法院黨團總召傅崐萁抨擊政府,指責賴清德總統在國防預算之外,動輒追加巨額軍購,卻無法明確說明交貨時間。傅崐萁強調,國會已通過的軍人加薪法案應優先執行,並表示在未落實該法案前,國民黨團不會妥協。
民眾黨立委林國成則對此表達不滿,批評過去對美軍購的6000多億元武器尚未交貨,如今又提出1.25兆元的軍購計畫,令人難以理解。他質疑美國是否能真正保障台灣安全,並認為此舉可能只會讓美國軍火商受益,卻損害台灣經濟。他強調,民眾黨團尚未就此案進行正式討論,但對政府未能清楚交代內容的做法深感不滿。
這項軍購案的後續發展,以及國會是否會通過相關特別預算,仍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