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科測驗今天第1節考歷史,周處除三害、檳榔的起源等時事生活入題;今年題目文字量是近3年最多,作答時間可能會很趕,對考生來說是一大挑戰。
今年的歷史試題加入時事或生活相關題目以史料探究的形式出現,例如周處除三害、(圖/翻攝畫面)
113學年分科測驗今天舉行第2天考試,第1節考歷史,大學入學考試中心邀請高中教師入闈審題,教育部則邀請台北市高中歷史科教師群協助分析分科測驗試題。
入闈的高中教師表示,試題取材包含文字、圖片、表格、地圖、碑文等,同時連結生活經驗,例如大清國發出的護照資料、家庭電器問世後,婦女家務勞動時間的研究數據等入題;今年也有新文化史研究題材入題,例如飲品對歐洲歷史發展的影響、餐桌禮儀的變化等;試題也結合交通運輸發展、婚姻與家庭的變遷、能源利用等重大議題。
題型方面,入闈教師認為,今年史料判讀題比率最高,另外也將學術情境納入新文化史研究題材,或是援引許多一手史料,考生必須運用探究能力、歷史知識,並細心閱讀題幹線索,才能正確作答,整體試題難易適中,難度和去年相近。
建國中學教師莊德仁提到,今年試題以基礎知識為主,也測驗閱讀理解分析史料的能力,部分題目要求分析不同作者間的立場與解釋差異,須特別注意時間與空間的因素,才能正確作答;混合或非選擇題多為資料閱讀題,由數則資料組合而成,需找出問題核心,才能理解史料意義與重點。
試題特色方面,莊德仁指出,今年時事或生活相關題目以史料探究的形式出現,例如周處除三害、檳榔的起源等;今年題目文字量是近3年最多,還有不少是學生沒看過的史料,因此作答時間可能會很趕,對考生來說是很大挑戰,必須耐心閱讀,從題幹尋找答題線索,如果考生心煩氣躁,被冗長文字限制,答題就可能卡關。(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