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院今(6)日舉行「外送平台管理暨從業人員權益保障法」公聽會,台灣數位平台經濟協會理事郭昕宜在會中警告,若各政黨版本強行通過「強制加保、強制加薪」條款,外送平台營運成本恐將暴增2至3倍,最終造成外送員、商家、消費者與平台「四方皆輸」,導致整體外送生態全面崩盤。

郭昕宜表示,目前討論版本多以「勞雇關係」作為核心,忽略外送經濟已是一條連結15萬名外送員、10多萬商家與數百萬消費者的產業鏈。她指出,「若成本暴漲,平台勢必調整費率,外送費會漲、商家利潤被壓縮、消費者被迫買貴、訂單量下降,外送員反而接不到單。」
她舉例,美國西雅圖在2024年提高外送報酬至基本工資1.5倍後,僅一年內就造成當地外送平台訂單量減少170萬筆,商家營收蒸發4,000萬美元,外送員平均等待下一筆訂單時間增加三倍。「這並非推測,而是國際前例可證。若照此規模套用到台灣市場,後果將難以承受。」

有行銷學者私下指出,外界常以「一強三弱」(強平台、弱外送員、弱商家、弱消費者)形容現況,但若強行立法,實際上將變成「四輸局面」,平台被迫退出市場、外送員收入反降、商家生存困難、消費者也得付出更高價格。「這不是保障,而是全面倒退。」
郭昕宜強調,平台業者早已為外送員投保全時段意外險與第三人責任險,每年保費支出達近5億元,保障內容優於多數兼職工作,「若再加上重複的勞保與職災保險,將只是制度疊床架屋,卻無助於真正提升外送員保障。」
郭昕宜呼籲,立法前應先進行完整影響評估,並由各部會和專家共同組成「外送產業制度研究小組」,針對報酬機制與保障架構進行實證研究。她強調,立法應「穩、實、能長久」,而非在政治口號下倉促通過。
「外送經濟已是民生的一部分,我們不反對保障,但反對沒有基礎的立法。」她說,公平會的專業意見也指出,外送報酬下限未必能保障外送員權益,反而可能犧牲商家與消費者利益,「政策一旦失衡,將沒有人是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