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栗縣議會11日針對禁止廚餘養豬議題展開激烈討論,縣長鍾東錦在答詢時直言,非洲豬瘟已經演變成政治事件,並認為若疫情發生在苗栗,新聞關注度不會像現在這麼高,批評此事已成為政治操作。他強調,中央若要開放廚餘養豬,必須提供人力與預算給地方政府,而非只負責核准卻不管理。

曾擔任苗栗市養豬協會理事長的縣議員廖秀紅,在苗栗縣議會第6次定期會首日議程中,特別就縣府嚴格禁止廚餘養豬一事向鍾東錦提出質詢,詢問是否有更好的管理機制,因為縣內養豬業者都相當關切這項政策。
鍾東錦回應指出,廚餘養豬是由中央核准的政策,但中央在核准後並未提供任何資源或協助給地方政府。他質疑,中央要核准什麼政策,理應先與苗栗縣政府溝通,並將管理權限交給縣政府執行。他更提到,檢方查獲非洲豬瘟案件中被逮捕的父子檔,只是比較倒霉而已,因為許多業者都使用餿水養豬,只是非洲豬瘟病菌剛好出現在那對父子的養豬場。
對於廚餘蒸煮設備的管理問題,鍾東錦認為即使蒸煮設施設備再完善,仍可能因為員工疏忽未將廚餘煮沸就餵食給豬隻,導致不可預料的變數發生。他強調,如果中央要開放廚餘養豬當然可以,但必須主動與縣市政府協商,將管理權交給地方,同時提供充足的人力與預算資源,而不是只負責核准政策後就撒手不管。

鍾東錦進一步表示,豬瘟疫情如果發生在苗栗縣,新聞報導的規模肯定不會像現在這麼大,因為苗栗縣不像其他明星縣市,也沒有像盧秀燕市長那樣的知名度,這件事已經變成政治操作。他相信每個縣市長對於非洲豬瘟疫情都心存畏懼,因為一旦發生疫情,受害最深的就是當地養豬業者。
針對廚餘養豬的管理機制,鍾東錦指出,中央要核准廚餘養豬政策沒有問題,但最基本的是要與地方政府進行溝通協商。他強調,萬一爆發非洲豬瘟疫情,最倒霉的就是養豬業者,因此廚餘養豬必須由各方共同同意採用集中蒸煮的方式,中央與地方應該合作而非對抗,這樣縣市政府才能安心執行政策,而不是出事時責任由縣市承擔,有功勞時卻由中央領取。
鍾東錦也提到,禁止廚餘養豬的縣市並非只有苗栗,超過半數的縣市都採取禁止政策。他表示自己很清楚廚餘是很好的資源,但仍需要建立更完善的管理機制,確保廚餘不會浪費,所有廚餘都能確實煮開,才能真正圍堵非洲豬瘟疫情。他認為境外管控必須再加強,防止境外豬瘟病毒進入台灣,確保國內豬隻的健康。

最後鍾東錦強調,開放廚餘養豬還有一個重要前提,因為苗栗縣民都喜愛食用黑豬肉,不能因為黑豬受到市場歡迎,就把所有黑豬都運往北部販售,必須讓苗栗鄉親也能吃到優質的黑豬肉,這個條件一定要事先談妥,他才會同意開放廚餘養豬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