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蔡庭語/綜合報導
一名66歲陳先生長期有飲酒及嚼檳榔習慣,2個月前開始出現嘔吐合併體重減輕等問題,於今年5月至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腸胃科就醫,經醫師建議下近一步安排檢查,確診為食道癌第二期,之後轉血液腫瘤科病房行化學治療。
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白日東指出,食道是一個較易膨脹而感受性較差的器官,由於這個特性,腫瘤能夠進行至嚴重的程度而不一定有臨床症狀出現,當附近器官受到侵犯或發生遠處轉移時才出現臨床症狀,最常見的為吞嚥困難,當腫瘤繼續長大到完全阻塞時,就會有嘔吐或自發性食物逆流現象,其他症狀還包括體重減輕、咳嗽、聲音沙啞。
當臨床上懷疑食道癌時,視情況會進行一些檢查,如胃鏡檢查及切片、胸部及腹部電腦斷層、正子攝影、內視鏡超音波、支氣管鏡檢查等,白日東指出,治療方式包括內視鏡治療、手術治療、放射線治療、化學治療、標靶及免疫治療,而因陳先生已有淋巴轉移,並不適合開刀,所以治療方向以化學治療合併放射線治療為主。
另外,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護理師林以筑提醒,大多數的食道癌是沒有絕對的方法可預防的,最佳的對策就是減少暴露於已被提及的危險因子,而一些危險因數像是年齡、性別、種族與一些遺傳性的疾病是「無法改變的先天因素」,但其餘的環境相關因素卻是從生活上可預防的。
林以筑表示,食道癌的發生,和飲食習慣及生活壓力有很大的關係,建議三餐定時定量、不暴飲暴食、每次吃八分飽,多食含β胡蘿蔔及維他命C蔬果,少吃醃漬、煙燻、油煎及富含亞硝胺食物,此外避免吃太過滾燙的食物、熱湯、熱茶等,多運動,遠離菸酒,緩衝生活緊張,就是避免得到食道癌的最重要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