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近日市場流傳的「新台幣可能升值至13.3元」的說法,引發不少民眾擔憂,對此,財訊集團董事長謝金河4月30日發表看法,強調「極端的預測最危險」,呼籲市場應以理性態度面對相關經濟變數,避免陷入恐慌與誤導。

謝金河30日在臉書指出,近來不論是媒體或投資圈,頻頻討論新台幣是否會大幅升值至13.3元,並引述前行政院長陳冲形容「海湖莊園協議」為「可悲、可惡、又可怖」的說法,導致市場氣氛轉趨緊張。
他表示,這些說法多源自川普陣營所提出的貿易平衡主張,包括要求對美國有貿易順差的國家將短期國債轉為50到100年期的長債,以及引發關注的「對等關稅政策」。這些議題在媒體大肆報導下,成為熱點話題,但多為推測性質。
「這類極端預測往往都不會實現!」謝金河表示。他回憶90年代日圓升值時,曾有金融界人士預測日圓將與美元達成1:1平價、黃金價值將歸零,但最終都未成真。他指出,本次13.3元的台幣預測,是有人根據「大麥克指數」換算得出,但這種推估忽略了現實中多重貨幣間的相對關係。
謝金河認為,在川普主張縮減美國貿易逆差的背景下,台幣、日圓與韓元確實有升值空間,但不太可能單獨大幅升值至13.3元,應會隨競爭對手貨幣的走勢相對調整。
至於所謂「海湖莊園協議」,謝金河指出,該概念其實是美國白宮經濟顧問Stephen Miran於去年11月提出的個人看法,建議由順差國購買美國的零息長債,以抵消貿易順差。他形容這項主張「如同神風特攻隊的自殺行動」,並未獲川普本人或其核心團隊支持,實際政策推動可能性極低。
謝金河最後指出,台灣有部分媒體片面放大這些極端預測,甚至渲染台灣經濟將面臨崩潰,這種報導模式「別有用心」,恐導致民眾恐慌與不必要的市場波動。他呼籲投資人與大眾應冷靜看待國際經濟局勢,以穩健、理性的態度做出因應。
※本文授權自工商時報,原文:瘋傳「新台幣飆至13.3元?黃金變0元?」 謝金河曝驚人真相
※更多工商時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