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毒創44年新高 餐飲業者勸「細菌特調」別喝

分享:

據食藥署資料,近40年來(1980~2020年)食物中毒案件暴增近8倍,去年更高達1750件,創下近44年來新高,今年前三月食物中毒案件數為790件,較去年同期暴增5成。

如果餐廳沒有定期清潔製冰機,那加入冰塊的飲料就會變成「細菌特調」。(示意圖/Pixabay)
如果餐廳沒有定期清潔製冰機,那加入冰塊的飲料就會變成「細菌特調」。(示意圖/Pixabay)

細究近5年數字,2020年555件、2021年505件、2022年565件、2023年633件、2024年暴增為1750件。食藥署食品組簡任技正周珮如分析,2024年食物中毒通報數大增,應是受到年初寶林茶室中毒(共造成6人死亡、24人受害)影響,因此讓民眾與醫療院所更加警覺。

食物中毒議題也在美國很夯,根據《紐約郵報》報導,一名女網友貝斯(Julia Besz)在TikTok上表示自己一名朋友是餐廳老闆,對方表示,「有幾樣東西你永遠不應該在任何餐館點」,否則恐怕會讓自己的肚子十分難受。

首先,菜單上沒有註明使用何種食材的「主廚特餐」最好避開。在餐飲業者眼裡,特餐意味著「快過期的食材,需要趕快用掉」,料理可能使用醬汁掩蓋食材味道,「基本上就是花高價買了昨天的剩菜」。

如果餐廳距離海邊遙遠,那吃海鮮就會有風險,尤其是貝類更要提高警覺。(示意圖/Pixabay)
如果餐廳距離海邊遙遠,那吃海鮮就會有風險,尤其是貝類更要提高警覺。(示意圖/Pixabay)

接著,如果所在地離海邊很遙遠,那點海鮮就具備一定風險,尤其千萬要避開貝類。除非你知道這家餐廳每天都有進貨,而且儲藏環境良好,否則就只是拿自己的身體冒險。海鮮如果處理不當,恐怕會讓高級的海鮮拼盤變成食物中毒炸彈。

此外,貝斯轉述朋友所言,自助餐或吃到飽餐廳的雞肉料理,據說是「細菌的完美溫床」,若是溫度控制不當,恐怕就會產生食安問題。

但最讓貝斯驚訝的當屬飲料,如果餐廳沒有定時清潔製冰機,每一塊冰塊就成了「冰鎮培養皿」,而顧客喝下肚的飲料可說是衛生堪慮的細菌特調。

留言衝人氣 1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