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屈公病疫情持續蔓延,不僅令民眾心生恐慌,更牽動著孕婦及胎兒的健康命運。吳昌騰醫師提到,一項研究顯示屈公病對孕婦及胎兒的影響遠超出想像,恐面臨語言、動作或學習發展遲緩的挑戰。

林口長庚醫院兒童一般醫學科主治醫師吳昌騰在臉書專頁中發文提到,一項2025年4月發表於《Journal of Pediatrics》的研究報告,巴西研究團隊追蹤調查了感染屈公病的孕婦及其子女,結果顯示病毒感染可能對胎兒發展造成嚴重衝擊。
研究發現,曾暴露於屈公病病毒環境中的兒童,語言發展遲緩的比例高達20%,遠高於未曝露組的3%。更令人擔憂的是,這些兒童在動作及認知協調能力方面也明顯落後,約23%更在自閉症篩檢中呈現陽性結果。
研究團隊進一步指出,問題可能不僅僅在於病毒本身,更可能源於孕婦感染後產生的免疫反應。這種免疫反應可能會干擾子宮內環境,即便病毒未直接穿越胎盤,仍可能對胎兒大腦造成潛在傷害。值得注意的是,部分發展異常的兒童甚至未檢出病毒感染紀錄,凸顯了屈公病對胎兒的複雜影響。

對於孕婦而言,懷孕晚期若出現病毒血症,垂直傳播風險將大幅提高。一旦發生,新生兒可能立即出現包括腦水腫、肌張力異常、吸吮困難及癲癇等急性神經症狀。長期來看,這些兒童未來更可能面臨語言、動作或學習發展遲緩的挑戰。
吳昌騰強調,屈公病絕非僅僅是造成關節劇烈疼痛那麼簡單。對於孕婦、胎兒及新生兒等脆弱族群,其潛在影響可謂深遠。他呼籲民眾必須徹底落實防蚊措施,尤其是孕婦更應提高警覺,主動採取防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