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宏都拉斯與台灣中止外交關係,轉而與中國大陸建交。儘管當時北京承諾將接手宏國對台出口的白蝦市場,但事實發展卻與預期背道而馳,不僅未見實質經濟效益,白蝦產業更面臨出口銳減與價格下滑的雙重打擊,造成宏都拉斯本土經濟出現明顯壓力。宏都拉斯11月將進行總統大選,許多在野黨參選人提出與台灣復交,北京為此再度承諾購買3000噸白蝦,但能否履行,還有待觀察。

根據外媒報導,台灣自1941年與宏都拉斯建交以來,雙邊合作涵蓋軍事、教育及經貿多個領域,台灣除提供獎學金資助宏國青年赴台進修外,也是宏都拉斯白蝦的主要出口市場。斷交當年,白蝦出口量創下新高,當中約三成銷往台灣。
然而,總統卡斯楚(Xiomara Castro)政府於2023年3月單方面與台灣斷交,與中國大陸建交,寄望藉由開放市場換取投資。但中國大陸雖口頭承諾購買白蝦,實際執行卻未見落實,白蝦出口市場受限,加上與台灣的雙邊貿易優惠失效,使得相關產業陷入低潮。
宏都拉斯水產養殖者協會(Andah)數據指出,白蝦價格由2023年上半年的每磅3.13美元,下跌至今年同期的2.62美元。對台出口也從1.1萬噸暴跌至不到1400噸,出口總值從新台幣11億元縮減至2.3億元,損失顯著。
雖然宏都拉斯目前的主要白蝦出口對象轉為墨西哥、歐盟與中美洲其他國家,但中國大陸市場表現依舊低迷。根據統計,2025年上半年中國大陸僅吸收宏國0.24%白蝦出口量,遠低於台灣,即使斷交後,台灣仍是宏都拉斯白蝦全球第四大進口國,其進口量甚至為中國大陸的38倍。
隨著宏都拉斯將於11月舉行總統選舉,復交議題成為選戰焦點之一。多位反對黨候選人公開表示若當選將考慮與台灣恢復邦交。對此,外交部長林佳龍表態歡迎,並表示將密切關注選情發展。
為應對在野聲浪並鞏固雙邊關係,中國大陸近日再度承諾購買3000噸宏都拉斯白蝦。雙方已於7月17日在宏國駐北京大使館簽署採購協議,但該承諾是否能如期履行,仍存在諸多不確定性,後續發展值得觀察。(CTWANT)
【更多CTWANT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