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多處連日酷熱,最高溫達40℃以上,更出現熱死人情況,民間出現一股「抱冬瓜睡覺」的消暑土法,成為網路熱門話題。有指,冬瓜含水量達95%如「天然水枕」,但有中醫指,脾胃虛寒、陽虛體質人群以及體質偏弱的老人、兒童等4類人,要小心使用這種方法。

支持者說,冬瓜表面時常保持蔭涼,抱著它睡覺能有效吸熱,讓人清涼舒適,而且冬瓜不易腐爛,保存期長,使用這種物理方法消暑,還能減省電費,但也有網友對這種偏方表示懷疑。
湖南省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治未病中心主任熊暑霖表示,冬瓜含水量高達95%以上,當人體接觸冬瓜時,它能快速吸收體表熱量。不僅如此,從中醫角度出發,冬瓜皮作為一種中藥材,也具有清熱解暑的功效與作用。
熊暑霖提醒,並非所有人適合抱冬瓜,他說,例如脾胃虛寒、陽虛體質民眾,以及體質偏弱的老人、兒童等人群,在使用冬瓜消暑時,可以用薄棉布或薄紗布包裹冬瓜,進行間接接觸。
此外,有些冬瓜表皮會有一些小刺,可能對皮膚敏感族群帶來傷害,因此使用冬瓜時可提前清洗乾淨,用小刀刮掉毛刺。事實上,過去也曾陸媒試驗冬瓜的降暑功能,原本測量的手臂皮膚溫度是36.2℃,將一條4.6公斤冬瓜洗淨去毛後,抱在懷裡睡覺,等1小時過去,再測量手臂溫度發現已降到33.6℃,下降2.6℃。(星島網)
本文獲星島網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