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聲望遭兩大因素重創!創上任來次低 逼近死亡交叉

分享:

總統賴清德最新聲望今(15)日出爐!最新民意顯示,45.9%贊同賴清德總統處理國家大事的方式,45.7%不贊同,贊同者只比不贊同者多0.2 個百分點,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說,總統聲望高低是許多變數交互作用的結果,有遠因,也有近因。歸納起來,造成四月賴總統聲望顯著下跌的主要短期因素有二,一個是大罷免的後座力,另一個是川普震撼,也就是美國總統川普新關稅政策的衝擊。

賴清德總統。(圖/總統府提供)

民調詢問:「賴清德總統上任近一年,一般說來,您贊同或不贊同他處理國家大事的 方式,包括重要人事安排與政策?」結果發現:16.4%非常贊同,29.5%還算贊同,24.2% 不太贊同,21.5%一點也不贊同,7.1%沒意見,1.4%不知道、拒答。換句話說,最新民 意顯示,二十歲以上台灣人,45.9%贊同賴清德總統處理國家大事的方式,45.7%不贊 同,8.5%沒意見、不知道。贊同者只比不贊同者多 0.2 個百分點。

游盈隆表示,這項發現傳達了一個清楚且重要的訊息,那就是,賴清德總統的權威正罕見地遭遇社會空前的不滿與挑戰。

游盈隆指出,和上個月相比,賴清德總統聲望明顯下滑,同時,不滿他執政表現的國人急遽增加。 具體地說,「總統職務表現贊同率」(Presidential Job Approval Rating),也就是總統聲望,下滑 3 個百分點;同時,「總統職務表現不贊同率」(Presidential Job Disapproval Rating),也就是不贊同他執政表現的人,上揚 6.6 個百分點。這一來一往,使得贊同他 總統職務表現的人與不贊同的人相差只有 0.2 個百分點,與上個月 9.8 個百分點有天壤 之別。這無疑是一個嚴重的警訊。箇中原因為何?值得推敲。

賴清德總統聲望變化。(圖/TPOF)

從長期趨勢看,游盈隆說,賴清德總統聲望下降到45.9%,創下去年520上任以來的次低紀錄,同時,不贊同他國家領導方式的人飆升到45.7%,創下任內新高紀錄。這意味賴清德總統正面對一個相當嚴峻的新政治形勢,需審慎因應。

游盈隆分析說,首先,大罷免的後座力。當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力倡大罷免 41 席國民黨立委,賴總統兼黨主席初期僅以「尊重公民團體行動」回應,未公開力挺。此舉讓賴清德在初 期沒有被捲入風暴中。但三月中旬開始,行政院長卓榮泰率閣員開始下鄉展開多場大型巡迴演講,3月19日民進黨中央黨部召開地方黨部主委會議,決議全面力挺大罷免行 動,並以賴清德主席名義行文各地,宣告賴總統兼黨主席所領導的民進黨不再維持超然中立立場。

游盈隆表示,當社會主流民意反對大罷免,而賴總統兼黨主席逐漸被社會認定站在主流民 意的對立面時,大罷免的後座力就會引爆,必然有損賴總統聲望,同時,滋生許多對賴 總統新的不滿。這從「總統聲望」與「停止大罷免」這兩個變數的「皮爾遜相關係數」(Pearsonr)高達負0.586,就可證明兩者間的密切關係。

游盈隆說,整體來講,高比例年輕世代、高教育民眾及中性選民,對賴總統重大政策與人事安 排不表贊同,是很值得關注與面對的問題。此外,四月賴總統整體民意支持度下滑,是在「賴17條」普受歡迎,以及民進黨持續維持高支持度的條件下發生的;由此可見,大罷免的後座力以及川普關稅震撼的殺傷力有多強。

本次調查由台灣民意基金會游盈隆教授負責問卷設計、報告撰寫、研究發現的 判讀、及相關公共政策與政治意涵的解析;山水民意研究公司受本基金會委託,主要負 責抽樣設計、電話訪談、資料清理與統計分析。

訪問期間是 2025 年 4 月 7-9 日,共三天;對象以全國為範圍的二十歲以上成 年人;抽樣方法為市話與手機並用的雙底冊抽樣(dual-frame random sampling),市話70%,手機 30%。有效樣本 1080 人,市話 758 人,手機 322 人;抽樣誤差在 95%信 心水準下約正負 2.98 個百分點。並依內政部最新人口統計資料進行地區、性別、年齡及教育程度加權,以符合母體結構。經費來源是財團法人台灣民意教育基金會,簡稱台灣民意基金會(TPOF)。

留言衝人氣 36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