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1機器人爆單!最低僅4.3萬 陸多間企業獲超億或千台訂單

分享:

人形機器人成為今年「雙11」電商平台新主角!松延動力單價9998元人民幣(約4.3萬元新台幣)的500台「小布米」兩天售罄,加速進化2.99萬元人民幣(約13萬元新台幣)起的Booster K1亦在發布後20分鐘被一掃而空。人形機器人企業迎來爆單,優必選、宇樹科技、智元機器人等紛紛官宣獲超億元或千台以上訂單。其中優必選Walker訂單破6.3億元人民幣(約27.42億元新台幣),人形機器人被送到車企智慧工廠「實訓」。不過,人形機器人產業亦面臨「價格戰」以及供給驅動為主等挑戰。

多家大陸機器人企業官宣獲超億元或千台以上訂單。(圖/翻攝宇樹科技官網)

送入工廠「實訓」工作

《中新社》報導稱,2024年被業內視為「具身智能(Embodie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簡稱EAI)元年」,而2025年的訂單潮標誌行業從技術展示步入商業落地階段。數據顯示,截至10月下旬,優必選Walker系列人形機器人訂單已突破6.3億元人民幣(約27.42億元新台幣);眾擎機器人計劃3年內落地2000台;樂聚機器人整體交付目標為1000至2000台。初創公司也現億級「大單」。9月,智平方達成全球半導體顯示領域的首個具身智能戰略合作,未來3年部署逾1000台機器人,訂單金額超4億元人民幣(約17.4億元新台幣)

此前,業界已悄然將人形機器人送入工廠「實訓」。優必選就將工業人形機器人集群送進東風柳汽、吉利、奧迪一汽等車企工廠。一台Walker S1可流暢執行一套完整搬運流程,一台Walker S2則可在3分鐘內完成毫米級定位與對接充電,實現7×24小時不間斷工作。

不過,簽下訂單只是產業化的起點。與賣方高調公布訂單相比,製造業買方的聲音亦顯得微弱。《經濟觀察報》引述多位一線工程師稱,未在工廠中見過人形機器人;即使在宣布大額採購的企業內部,一線員工對「為什麼買」和「買來幹什麼」也缺乏清晰認知。

當前機器人仍以供給驅動為主,真實需求尚未廣泛建立。(圖/翻攝《21世紀經濟報導》)

部分訂單來自股東企業或集團企業的關聯方,或以框架協議形式簽署,缺乏具體交付計劃。這顯示當前人形機器人產業化進程,仍以供給驅動為主,真實需求尚未廣泛建立。

人形機器人更被指捲入「價格戰」。從年初的數十萬元級別,迅速進入「千元時代」。10月23日,松延動力發布高性能小尺寸人形機器人「小布米Bumi」,以9998元人民幣(約4.3萬元新台幣)定價成為業內首款萬元以內的人形機器人。產品發布2天後,首批500台在京東平台售罄,令人形機器人成為「雙11」電商平台一大看點。(星島網)

本文獲「星島網」授權轉載

留言衝人氣 3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