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長壽醫師凱迪近日在社群平台TikTok發布警示影片,指出多數人在家中與「沉默殺手」朝夕相處卻渾然不覺。從人體荷爾蒙濃度、睡眠品質及長期保健角度來看,香氛蠟燭、空氣清新劑、微波袋裝爆玉米花、夜燈等4種常見居家物品應立即遠離,以免危害健康。

日前《紐約郵報》對此進行報導,美國保健長壽診所Valor Wellness長壽醫師凱迪(Shayne Keddy)指出,香氛蠟燭是隱形殺手,蠟燭燃燒時會釋放苯、甲醛等有害化學物質。苯是已知的致癌物,與白血病等血液癌症有關,同時會刺激呼吸道。高濃度甲醛則會刺激皮膚、眼睛、鼻子及喉嚨,甚至增加罹癌風險。在室內點燃香氛蠟燭不僅降低空氣品質,還會提高人體接觸這些有害物質的機率。研究更指出,即使未點燃的蠟燭也可能持續釋放毒素。
空氣清新劑也被列為健康隱患。凱迪指出,包括插電式芳香劑、噴霧及車用芳香劑在內的產品,多由各種化學物質混合而成。其中部分成分如具生殖毒性的鈴蘭醛(Lilial)及會引發皮膚過敏的合成香料HICC已被歐盟禁用,但在美國仍廣泛存在於產品中。即使微量接觸這些物質,也可能導致偏頭痛、氣喘、呼吸困難及皮膚刺癢,甚至與神經系統問題有關。
令人意外的是,深受許多人喜愛的微波袋裝爆米花也被點名為健康殺手。凱迪說:「很多人聽到這一項超吃驚,因為它似乎比洋芋片更健康。」實際上,爆米花袋內層含有全氟烷基化合物(PFAS),這種「永久化合物」不會自然分解。當袋子加熱時,PFAS會滲入玉米花中,最終被人體攝入。研究發現,每天食用微波袋裝爆米花的人,一年後體內PFAS含量比平均值高出63%。凱迪建議,想吃爆玉米花最好使用傳統空氣式爆米花機,或將玉米粒與適量油鹽放入鍋中加熱,較為安全。
最後一項隱形殺手是夜燈,雖與毒性無關,卻會嚴重影響生理時鐘。凱迪指出,人體的晝夜節律、荷爾蒙釋放及24小時體溫週期,都可能因這種常見的夜間裝置而受到擾亂。冷光LED會讓大腦誤以為處於白天時段,導致褪黑激素延遲分泌,影響睡眠品質。藍光比綠光的危害更大,長期暴露於藍光環境不僅會造成精神不濟,還可能與第二型糖尿病、心臟病、肥胖及某些癌症有關。若必須使用夜燈,醫師建議選擇暖色調燈泡,以減少對健康的負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