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宗芳/綜合報導
來自外太空的最新課外輔導!由大陸神舟14號太空人陳冬、劉洋、蔡旭哲擔任「老師」,在太空授課的「天宮課堂」第三課12日正式開講,親自示範水球在太空中如何變「懶」?扳手為啥會調頭?同時在中國科技館等地設有主課堂讓學生參與,授課過程面向全球進行現場直播。

「天宮課堂」第三課開講,授課過程面向全球進行現場直播。(圖/央視)
在這次「天宮課堂」中,太空人劉洋「老師」在提前做好的水球上,她拿起注射器,向水球「吹氣」,水球隨之震動起來。緊接著,將一個空心鋼球放進水球內,並再次拿起注射器,用同樣的力度向水球「吹氣」,但此時的水球好像變「懶」了,震動變小了。外力施加到水球上,水會發生共振,而加入一枚鋼球後,水球固有頻率就會發生改變,也就相對不容易引起共振。

神舟14號太空人劉洋示範如何讓水球變「懶」。(圖/央視)
跟著劉洋拿起一根長達兩米的吸管,準備喝掉袋子中的芒果汁。在地面上,由於重力的作用,人們使用吸管喝水時,用越長的吸管吮吸,就越費力。而太空是微重力環境,所以用更長的吸管喝水也感到毫不費力。「我不僅喝到了水,而且還非常輕鬆。」劉洋說。

太空授課活動首次在問天實驗艙開展。(圖/央視)
而太空站常用工具「T字形扳手」,在陳冬的擺弄下,翻身旋轉,反反覆覆,以「竹蜻蜓」和上下「掉頭」這兩種方式旋轉,然而兩個扳手的旋轉姿態卻完全不一樣。據陳冬介紹,這是前蘇聯太空人賈尼別科夫在太空站中偶然發現的,所以也叫「賈尼別科夫效應」。研究發現,這個現象與扳手的旋轉方式和它品質的分佈情況有關。

太空人陳冬用扳手展示「賈尼別科夫效應」。(圖/央視)
本次太空授課活動首次在問天實驗艙開展。問天是大陸太空站三大艙段中的第二艙段,以生命科學生物技術研究為主,也是大陸太空站首個實驗艙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