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Uho優活健康網
【作者/陳范斯】42歲吳小姐2年前健康檢查時,發現肝功能指數很高,但本身沒有B、C型肝炎病史,一直找不到原因。後至醫院進行就醫,透過檢查顯示其AMA指數及膽固醇指數較高,醫師診斷為「原發性膽汁性膽管炎」,經治療1個月後,肝功能指數有明顯下降,也持續追蹤治療。
大千綜合醫院肝膽腸胃科醫師李斯凱表示,原發性膽汁性膽管炎是因為人體免疫反應異常,使得肝臟分泌的膽汁滯留,進而無法代謝有害物質,導致肝臟發炎和纖維化,最後甚至可能形成肝硬化。目前造成免疫反應異常的原因不明,推估是基因遺傳與環境因素共同造成。
人體免疫反應異常,導致肝臟發炎和纖維化,甚至會形成肝硬化。(示意圖/Pexels)
好發中年女性族群,早期症狀不明顯
台北榮總內科部專責主治醫師蘇建維於撰文時也提到,此病好發於中年女性,男女比例為1:9,主要臨床症狀包括倦怠和搔癢,約有一半的患者診斷時無症狀。原發性膽汁性膽管炎會有的症狀如下:
- 早期:疲勞、皮膚發癢等
- 晚期:右上腹疼痛、肌肉或關節疼痛、黃疸、浮腫、膽固醇升高、甲狀腺功能低下等。
李斯凱說明,由於初期症狀不明顯,容易延誤病情,而「AMA粒腺體抗體檢查」可協助診斷自體免疫所引起的肝臟疾病,尤其是原發性膽汁性膽管炎的肝炎疾病,能幫助病人及早發現。
由於肝臟受損是無法痊癒的,因此治療方式著重於減緩疾病惡化的速度、緩解症狀以及預防併發症的發生,而現行的藥物治療對於疾病初期的病人效果較好,若到了晚期就必須面臨肝臟移植的難題。
不處理可能導致「肝硬化」
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提醒,AST、ALT是肝細胞受損後釋放出來的酵素,當肝臟發炎,肝細胞受到破壞、壞死時,AST、ALT就會從肝細胞內跑到血液中,此時抽血檢驗就會驗出異常。
由於肝指數異常原因非常多,不管是透過健檢或者是一般檢查,只要發現肝發炎指數AST、ALT異常,不應是自己想辦法降低指數,而是必須尋求專業肝膽腸胃科醫師意見,釐清原因再做診斷處置。
原發性膽汁性膽管炎隨著發炎反應和纖維化的進程, 可能發展至肝硬化。李斯凱提醒,定期檢查能幫助掌握肝臟健康狀況,如能及早發現異常,就可以在疾病初期獲得較好的治療效果,降低面臨肝硬化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