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四度罹癌」老公又驟逝!從埋怨到重生 她22年嚐盡辛酸

分享:

榮惠芬歷經四次癌症與喪夫之痛,至今已與癌症共處近22年。從2004年首次罹患乳癌,到後續三次肺腺癌及骨轉移,她憑藉堅強意志力與家人支持,一次次戰勝病魔。她分享抗癌經歷時表示「罹癌這四次,其實說起來也是真的蠻辛苦的,但我就是面對它,處理它,最後放下它。」

《上集完整影片請點我》

榮惠芬歷經四次癌症與喪夫之痛,至今已與癌症共處近22年。(圖/榮惠芬授權提供)

第十四屆抗癌鬥士榮惠芬近日受中天新聞《健康我+1》頻道訪問,回憶2004年首次被診斷出乳癌時,「就像一般人一樣,如晴天霹靂,腦筋都一片空白。」當時她的兩個女兒還小,分別是國小五年級和三年級,她選擇不告訴孩子實情,僅說自己生病需住在阿嬤家。由於放療需要週一至週五在台北進行,每週一離家時,小女兒總是抱著她哭著說「媽媽我不要你去台北。」這是榮惠芬在整個罹癌過程中唯一掉淚的時刻。

經過三年,榮惠芬在2007年被診斷出第二次癌症——肺腺癌一期,進行了右肺中葉全切除手術。她的大女兒回憶「我印象很深刻是開刀完隔一天,她還躺在床上,引流管一直流血出來,那時候她完全講不出聲音,非常虛弱。」術後,榮惠芬積極復健,爬樓梯、爬山、練氣功,身體逐漸恢復。

2010年,榮惠芬第三次罹癌,右下葉又出現三顆惡性腫瘤。當時她一度抱著「鴕鳥心態」不想繼續治療,選擇用自然療法與癌細胞和平共處了七年。然而2017年,癌症復發並轉移到左髖關節,她表示這是最嚴峻的一次。「那個痛到...癌細胞把骨頭都吃空了,痛的時候尤其在半夜,就會像電鑽鑽骨頭那種感覺,真的比生孩子還痛。」榮惠芬形容,「因為它每隔一個小時就痛一次,沒辦法好好睡,整個身心狀況都不好。」後來她進行了左髖關節置換手術,住院長達25天。

2017年,榮惠芬的癌症復發並轉移到左髖關節,她表示這是最嚴峻的一次。(圖/榮惠芬授權提供)
2017年,榮惠芬的癌症復發並轉移到左髖關節,她表示這是最嚴峻的一次。(圖/榮惠芬授權提供)

小女兒回憶「我是25天都住在醫院裡面,就都睡在沙發上。」她與父親輪流照顧母親,「我晚上睡那邊,白天去上班,換爸爸來照顧媽媽。」術後復健過程同樣艱辛,物理治療師幫忙推開疤痕沾黏處時,榮惠芬直言「痛到我真的眼淚都掉出來了」。

面對四次癌症,榮惠芬表示最想放棄的是最後一次。「肺腺癌轉移到骨頭,吃第二代的標靶藥妥復克,副作用很多,全身發癢、頭上長膿皰疹、一天拉八次腹瀉、甲溝炎,抓到皮都抓破流血,真的很難耐。」但想到女兒和家人,她選擇繼續堅持,「快樂一天、傷心一天,我為什麼不選擇每天要快樂?」

就在榮惠芬第四次癌症恢復近一年時,她的丈夫因感冒引發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短短一個月就離世,她回憶道「那段時間小女兒陪我睡,我側著睡,她問『媽媽妳怎麼了』,她知道我在流淚。」榮惠芬表示「那時候每天都情緒很低落,一直哭,大概半年我足不出戶。」

榮惠芬第四次癌症恢復近一年時,她的丈夫(左)因感冒引發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短短一個月就離世。(圖/榮惠芬授權提供)

榮惠芬的抗癌故事不僅是一場與疾病的搏鬥,更是一部關於家庭支持與生命韌性的見證。從2004年首次被診斷出乳癌,到如今已與癌症共處22年,她的堅毅精神激勵著身邊每一個人,一句「我就選擇每天要快樂,要樂觀的過每一天」簡單卻深刻的信念,成為她面對生命挑戰的力量源泉。

然而,榮惠芬如何在丈夫離世後重新找到生活的意義?又是什麼特別的方法幫助她從悲傷中走出來?她與兩個女兒之間又發展出什麼樣的特殊情感連結?更多關於榮惠芬抗癌路上的心靈支柱與生活轉變,將在本週四晚上7點整為您揭曉。

《上集完整影片請點我》

留言衝人氣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