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將移除四維堂蔣中正遺像 蔣公銅像公車站也更名

分享:
0:00
volume_up

文/中央社

政治大學近日校內會議通過,移除四維堂內的「蔣中正遺像」,更名校內公車站「蔣公銅像站」。學生會長何傑恩表示,這是經過民主審議,由師生共同做出的決定,希望校友和社會大眾理解。

政治大學近日校內會議通過,移除四維堂內的「蔣中正遺像」。(圖/取自政大學生會臉書)

政治大學近年陸續修改校歌歌詞、遷移總圖書館內的蔣中正坐像。政大學生會昨天(本月15日)晚間在臉書專頁發文,說明今年依據「促進轉型正義條例」分別提出2項討論案,分別在學務會議、總務會議中獲得通過,包括移除四維堂內的「蔣中正遺像」,並將校內公車站「蔣公銅像站」更名為「好漢坡站」。

政大學生會長何傑恩接受中央社電訪表示,正式會議前有和校方討論,發現過去處理校園威權象徵時,校內師生大部分會支持,或至少尊重會議的結論;但已離校的校友或社會人士,卻可能有較大的反彈聲浪。

因此學生會和校方討論後,一致決定要經過民主審議機制,做出完整的決議,希望校友和社會大眾都能理解。

政大校內原本有兩個蔣中正銅像,圖書館內的坐像於民國107年校務會議中決定遷移,但山上校區的騎馬像則保留。後來曾發生學生「鋸馬腳」事件,校方因而在四周架設玻璃帷幕。

政治大學近日校內會議通過,更名校內公車站「蔣公銅像站」。(圖/取自政大學生會臉書)

何傑恩表示,由於玻璃帷幕非常高,任何人都難以接近蔣中正騎馬像。他說,學生會的立場是不鼓勵暴力違法行為,但也認為現在的狀況,等同不讓任何師生與銅像接觸、對話,也值得商議。

政大四維堂是可以容納600人的大型室內場地,是許多校友的回憶,掛在「蔣中正遺像」已決議遷移,另一頭還有一幅「孫中山遺像」。另外,校內仍有許多以黨政人士命名的大樓,包括以陳果夫(曾任中國國民黨組織部部長)命名的果夫樓、以戴季陶(曾任考試院長)命名的季陶樓等,以及正式名稱是「中正圖書館」的總圖書館,學生會希望後續提出討論,看看是否需要有更多的「促轉」行動。

何傑恩表示,近年討論中,有些人認為轉型正義的標的,應以威權統治者為主,先不要處理統治者以外的人物;也有人認為應一併處理。學生會目前沒有標準答案,留待未來政大人和社會思考。

政治大學內的蔣公銅像。(圖/翻攝臉書)

除了明顯的銅像、遺照外,由於政大校史可追溯回民國16年在中國南京創校的中央黨務學校,目前校內還有一個名為「精神堡壘」的紀念碑,是用來紀念1949年投筆從戎,在國共戰爭中犧牲的數十名政大學生。

何傑恩分析,「精神堡壘」紀念的是戰爭中犧牲的學長們,和黨國關係較低,要成為「促轉」標的的機會也低一些。但政大人也可思考,如何加強「精神堡壘」與台灣的連結。

中央社記者詢問政治大學校方,今天中午獲得簡短文字回應。總務處表示,公車站改名分校內、校外,校內的站名更改已著手進行,並行文台北市公共運輸處更正公車237路的站名。

至於四維堂蔣中正遺像的移除,政大學務處表示,會將撤除前的樣貌留影存檔,放置政大記憶網;遺像由學務處與圖書館商議,會轉移至圖書館以校史資料方式留存。

留言衝人氣 14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